答:在聖經裏提到「神的日子」(彼後三12)、「主的日子」、「基督的日子」,都是值得我們所注意的,這三個日子意義都有所不同。

  「基督的日子」(腓一10)、「耶穌基督的日子」(腓一6)、「主耶穌基督的日子」(林前一8)。我們若查考聖經,就會發現,這日子所指是特別和主耶穌降臨的第一階段,就是祂從天上降臨到空中,信徒被提到空中與主相遇(參帖前四16-17)關連的,也就是與教會發生關係的。所以保羅在這書裏就提到腓立比教會同心合意興旺福音的這工作時說:「那在你們心裏動了善工的,必成全這工,直到耶穌基督的日子。」(腓一6)換言之,在這「耶穌基督的日子」來到之先,神必成全在他們心裏所動的這傳福音的工作。同時,保羅也為他們禱告,叫他們能在這「基督的日子」來到以前,愛心在知識和各樣的見識上增多,使他們能分別是非,作個誠實無過的人,好能靠着主結滿仁義的果子,叫榮耀稱頌歸與神(參腓一10-11)。又將生命之道表明出來,使保羅在那日可誇他沒有空跑、徒勞(參腓二16)。因為在這「基督的日子」,我們都要聚集在基督的台前,各人按着所行的,「或善或惡受報」(林後五10)。我們感謝主,主藉着保羅也告訴我們:「他也必堅固你們到底,叫你們在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日子無可責備。」(林前一8)

  而「主的日子」則是關係到主降臨的第二個階段,即從空中到這地上。這日子乃是關乎到主對世界的審判。這「主的日子」,並不是一個新約的名詞,它在舊約裏就被先知們所用了,而延續到新約。先知所宣告「耶和華的日子」(如:賽十三6及9;哀二22;結三十3;珥一15、二1-2、三14-15;亞十四1),就是「主的日子」(帖前五2;帖後二2)。這日乃是「耶和華大而可畏之日」(瑪四5),是主忿怒、報仇、審判世界的日子。但在這「主的日子」來到以前,帖撒羅尼迦後書給我們看見,必先發生「離道反教的事,並有那大罪人,就是沉淪之子,顯露出來。」(帖後二3)「離道反教」意思就是「墮落離去」,不只這世界離開真理、法律、秩序,甚至在神百姓中也是一片萎靡,隨從這墮落離棄信仰,為那大罪人──敵基督的顯露而鋪路。但切記,這些事與主降臨的第一階段無關。我們所盼望的是主的再來,祂從天上降臨到空中,我們被提去與祂相遇。我們不是在等候這「主的日子」,審判之大日來到的。「基督的日子」才是我們所盼望。

  至於「神的日子」,新約聖經裏只出現了一次,就是在彼得後書三章12節。而從上下文看,這日子應包括「基督的日子」和「主的日子」。從主再來,我們與主相遇,一直到世界被審判帶進千禧年,並且到最後舊的天地被廢去,新天新地的出現。

  自然,不管是「神的日子」、「基督的日子」、「主的日子」,這都是與主的再來發生關係的。求主使我們能作個儆醒的人,更如聖靈藉彼得所說的:為人聖潔敬虔(參彼後三11),切切仰望「神的日子」來到。但願在「主耶穌基督的日子」,我們都能在基督的台前得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