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灣及石蔭的弟兄姊妹今天集合一起擘餅記念主是非常難得的。神賜我們石蔭聚會所後荃灣聚會所裝修了幾個月,荃灣裝修後於2011年10月16日恢復主日聚會,因此最後一次我們一起主日擘餅應是在2011年10月9日,即荃灣恢復聚會前一個主日,地點在石蔭 。說得那麼詳細的目的是叫我們稍為回想過往幾年間神給我們的恩典,以及讓我們知道時間飛逝,轉眼間便過了3年3個月了。我們要愛惜光陰,好好的跟隨主。
教會主題
回顧幾個教會學習方向(主題):
1. 從2008年開始:成全聖徒,各盡其職
「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 」(弗4:12)
2. 從2009年開始: 照神所說,去得那地
「看哪,耶和華你的神已將那地擺在你面前,你要照耶和華你列祖的神所說的上去得那地為業;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申1:21)
3. 從2012年開始:「教會是他的身體,是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弗1:23)
教會學習方向(主題) :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 (2015年開始)。
教會是基督的身體,神的豐滿要充滿教會,就是要充滿在我們這些得到主救恩的人,因為我們就是這個身體的肢體,主是這個身體的頭。神永遠的心意在基督裡,基督的奧秘是教會。教會在神永遠的旨意中極其重要,因神藉著教會使天上執政的、掌權的,現在得知神百般的智慧。這是照神從萬世以前,在我們主基督耶穌裡所定的旨意。神的心意是要在教會中,並在基督耶穌裡,得著榮耀,直到世世代代,永永遠遠。既然看見基督要充滿祂的教會,我們便當進入實際的操練,活出基督身體的見證。
保羅說「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弗4:1)。原文有「因此」出現在句子的前面。即:因此,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意思是說接上文,知道了神的心意是要在教會中,並在基督耶穌裡,得著榮耀的時候,因此(為此緣故),我們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同工們經過交通,決定了未來幾年教會一起學習的方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 (2015年開始)。
既然蒙召
我們每一個都必定知道自己是蒙恩的人:信了主耶穌,得了救恩,罪得赦免,不至滅亡,反得永生。但很多時候,我們或不知道自己也是蒙召的人,就是蒙了主的呼召。「召」給我們有「隨時候命」的感覺,某些職業有召喚制度(醫生/消防/警察/海關等紀律部隊),穿起制服時,行事為人就要與召命相稱。不但如此,「召」也給我們「有使命感」,就算沒有召喚制度,因有使命感,即使沒有制服,行事為人也會與召命相稱。到底基督徒蒙了怎樣的「召」呢?聖經這樣說:
所以,基督徒蒙了的是「天召」──神在基督裡,從天而來,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進神的國,得享神永遠的榮耀。
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
雖然我們所蒙的召是從天而來,但卻不是叫我們不在地生活。我們蒙了天召,但仍活在地上,行事為人的原則和目標卻與世人的極不相同:不同之處在於我們行事為人的原則和目標必須要與蒙召的恩相稱。「相稱」的意思是:等值、相等、相稱、值得、均衡,合宜、堪配。「行事」就是「所行」--外面的,屬於表面看見的;「為人」就是「所是」--屬於裡面未能看見的。因此,我們必須表裡一致都要與所蒙的召(蒙召的恩) 相稱。進入基督身體的見證,就要活出「相稱」的實際,不是活出所沒有的,乃是把從神而來的活出來。在日常生活中,行事為人要與蒙召的恩相稱;在教會生活中,行事為人也要與蒙召的恩相稱。「不相稱的」便虧欠了神呼召的恩。
單月第二個主日
雙月第二個主日
1:00-1:45
教會禱告聚會
1:00-1:45
教會禱告聚會
1:45-3:45
事奉交通聚會
2:00-4:00
事奉學習聚會
事奉學習聚會(雙月第二主日2:00-4:00只在荃灣)
1. 此聚會的原因、目的與意義並形式
2. 回顧(重視)神對教會的托付
3. 教會歷史簡說至我們的見證
4. 檢視我們的聚會與事奉之現況
5. 正視我們的聚會與事奉之問題
6. 對照神的話校正我們的聚會與事奉,並探索我們當行的路
每月第二主日下午新安排
(分別在荃灣及石蔭)
(分別在荃灣及石蔭)
(分別在荃灣及石蔭)
先「集合」(1小時)
後「分部」(1小時)
(只在荃灣)
【主題】荃石聯合主日愛筵聚會
- 詳細內容
- 講員: 李德文
- 分類: 主日信息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