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 王上 19:1-18


關鍵時刻、蒙召先知

  亞哈接續他父親暗利作北國以色列的王,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比他以前的列王更甚,犯了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所犯的罪,又娶了西頓王謁巴力的女兒耶洗別為妻,去事奉敬拜巴力,將對巴力的敬拜帶進以色列國。亞哈在撒瑪利亞建造巴力的廟,在廟裏為巴力築壇,又作亞舍拉。以色列人進入最黑暗時期,失卻對神獨一的敬拜。就在這最關鍵的時刻,神興起祂的僕人:以利亞,以利亞的名字意思是「耶和華是神」,神盼望藉祂的僕人扭轉以色列人的光景,他的出現提醒以色列人唯有耶和華是神。以利亞向亞哈宣告説:他若不禱告,三年就不下雨。果真以色列人就經歷旱災,我們曉得以色列人認為巴力管風雨和農業,當旱災和饑荒臨到以色列人,正向他們說明耶和華才是真神,勝過巴力。

 

以利亞的生命經歷

  列王紀上17章提到以利亞奉神的吩咐,之後去了約旦河東,藏在基立溪旁,神藉烏鴉早晚給他叼餅和肉作供應,他也喝那溪裏的水。過了些日子,溪水乾了,因沒有下雨在地上。神吩咐他往西頓的撒勒法去,住在那裏,神已吩咐在那裏的一個寡婦供養他。以利亞在寡婦家中經歷神的應許,罈內的麵必不減少,瓶裏的油必不短缺,並且在寡婦家中經歷她兒子死而復活。這些都是以利亞自己和少數人的經歷,也成為以利亞在事奉上的裝備,他不單宣告耶和華是神,他更親身經驗耶和華是神,祂是生命的供應丶也是掌管生命,並且我們看見以利亞因着對神的順服,帶進經歷神的大能!

 

迦密山上得勝:耶和華是神

  列王紀上18章是以利亞公開的事奉,在迦密山上大戰450位巴力先知,以利亞向以色列眾民說:「你們心持兩意要到幾時呢?若耶和華是神,就當順從耶和華;若巴力是神,就當順從巴力。」(王上18:21) 以利亞得勝,並殺盡巴力先知。迦密山的得勝正是開展了他事奉的高峰,使以色列人認識唯有耶和華是神,開展使以色列人回轉神的工作,我們曉得以利亞的職事就是要使以色列人回轉,向着耶和華。從他在列王紀上18章36及37節的禱告中,我們看到他的職事是叫這以色列民的心回轉。瑪拉基書4章5及6節與路加福音1章16及17節也是這樣論述他的職事。到了列王紀上19章,情況好像急轉直下,以色列人大復興回轉向神正整裝待發之際,以利亞從他事奉的高峰墜下,本可趁機把以色列人全國轉向神,但他卻逃到南國猶大的別是巴,原因何在?

 

見這光景

  「以利亞見這光景就起來逃命,到了猶大的別是巴,將僕人留在那裏。」(王上19:3)「見這光景」是甚麼光景?一方面看見自己生命受威脅,可能被耶洗別追殺,所以懼怕起來,另方面或許看見自己在迦密山上大勝巴力先知,這轟烈的得勝,卻未能影響亞哈和耶洗別回轉,更想到自己的事奉,為神大發熱心,換來今天孤單、好像無助乏力的光景,叫他喪志心灰。我們在屬靈的追求中,有否也因「見這光景」,使我們在事奉追求的路上停下來?

 

靠己之力

  以利亞起來逃命,來到一棵羅騰樹下向神求死,說:「耶和華啊,罷了!求你取我的性命,因為我不勝於我的列祖。」(王上19:4)在我們學習承擔服事上,有時會否也是這樣說:「我不比那位肢體強,不能擔那樣服事。」這正讓我們反思是靠甚麼來事奉神?是靠自己的能力,還是靠選召我們的主?「神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林前1:27)神揀選你我不是因我們比別人優勝,乃是祂的憐憫,或許是你對神有點心,但絕對不是你個人的能力!所以今天讓我們思想,若我們是靠着自己的能力來事奉,恐怕我們常常會說:「主阿,我不比某某肢體強,以至推卻了神的工作!」

 

背道而馳

  感謝神,祂總是體諒憐恤祂的僕人,祂沒有責備,卻差遣天使兩次預備餅和水,供應以利亞的需要,讓他體會神是與他同在,並要供應他肉身的需要。天使提醒以利亞,他當跑的路還遠,指出他前面事奉神的路途還遠,神總是盼望他的僕人繼續往前事奉,但以利亞卻跑了40晝夜,到了何烈山,就是神的山。他繼續往南下,與他被召作北國先知背道而馳,我們今天的人生是否與主對你起初的呼召是背道而馳?

 

愛的呼喚:「你在這裏做甚麼?」

  「他在那裏進了一個洞,就住在洞中。」(王上19:9)天使說他當跑的路還遠,但以利亞卻進入洞中,住在那裏,失落了神向他的托付。耶和華的話終於臨到他說:「以利亞啊,你在這裏做甚麼?」這句說話對一個僕人來說,實在是百般滋味在心頭。僕人當作主人所吩咐的工才對,但今天主人卻問他:「你在這裏做甚麼?」正說明他現在所作的,並不是主人所期盼的,但神不是責備他,卻是藉這問題使他自省!以利亞面對種種困難和失落,叫他在作僕人的職分和使命上迷失了。彷彿讓我們想起昔日彼得與門徒,當主復活後,他們往提比哩亞海打魚一樣,他們重操故業,失卻了主曾向他們的吩咐和呼召的目的,但感謝主,祂在岸邊為他們預備餅和魚,供應他們,祂的恩慈是領人悔改,讓彼得和使徒們重溫主的愛,激勵他往前事奉。今天我們也要自省:「我在這裏做甚麼?」

 

仍舊自我

  以利亞在這靈性低谷的時候,恐怕已落自在我中心的情況,他回應神說:「我為耶和華-萬軍之神大發熱心;因為以色列人背棄了你的約,毀壞了你的壇,用刀殺了你的先知,只剩下我一個人,他們還要尋索我的命。」(王上19:10)他一面在神面前控告以色列人,另一方面在神面前自義:為神大發熱心,只剩他一人忠誠於神。按列王紀上18章13節以利亞應知道最少還有一百個耶和華的先知,他們被俄巴底收藏起來。那麼是以利亞忘記了他們,還是以利亞認為先知應是像他作轟轟烈烈的事才是,隱藏的先知不是先知該作的事嗎?列王紀上19章11-12「耶和華說:『你出來站在山上,在我面前。』那時耶和華從那裏經過,在他面前有烈風大作,崩山碎石,耶和華卻不在風中;風後地震,耶和華卻不在其中;地震後有火,耶和華也不在火中;火後有微小的聲音。」這現象說明神不在這些轟轟烈烈的事情中,神卻在低微柔和的聲音中,似乎神正要讓以利亞曉得,事奉不單只是轟轟烈烈的事工上,隱藏的事奉也蒙神悅納,並賜下同在。忽然(新譯本丶呂振中譯本)有聲音向他說:「以利亞啊,你在這裏做甚麼?」(王上19:13下)當以利亞經歷神的提醒和啟迪後,神再問同一問題,希奇地以利亞沒有改變,以利亞雖曾見過神的大能,但他卻沒有真正明白,還是在堅持己見,他的回應仍是一樣!

 

受命交捧

  接著列王紀上19章15節耶和華對他說:「你回去,從曠野往大馬色去……」你回去是命令語法,新譯本譯作「你回去罷」,以利亞既然仍堅持自己的看法,神就命令他去作神的工,神命令以利亞要膏哈薛作亞蘭王,又膏寧示的孫子耶戶作以色列王,並膏亞伯米何拉人沙法的兒子以利沙作先知接續他。這讓以利亞看見立王廢王都在神手中,即或是外邦的王,都在神的掌管下,並且看見神所命定要被殺害審判的人,怎也逃不了。同樣地神所看顧的僕人,就如以利亞,縱然面對耶洗別的追殺威嚇,神仍是掌管祂僕人的生死!膏以利沙作先知接續以利亞,說明以利亞先知的職事快完結。邁爾弟兄曾用「勇士何竟仆到」來形容以利亞在列王紀上19章的光景:「以利亞自從走錯了那一步,以後再也無法恢復他對以色列國的影響力,他失去了一個永不再來的機會,這是我們都當嚴謹思考的事情……作為兒女,我們可能得到赦免;但作為僕人,我們將永不能復職,也不能再像從前那樣被信任。」從往後的經文看見以利亞對以色列國的影響大不如前。並且神回應以利亞,衪為自己在以色列人中留下七千人未曾向巴力屈膝的,未曾與巴力親嘴的(王上19:18)。一方面回應以利亞以為只剩下他一人作先知,縱然他知道一些先知被收藏起來,但因着他們都是隱藏的,不像他轟轟烈烈地站出來對抗亞哈,因此在以利亞心中只剩下他一人作先知。但神說明是神為自己留下了僕人,不是人自己大發熱心就可以,神的僕人必需是神所揀選預備和差遣,其他人也許不知,或許他們的服事不是明顯的、轟動的,但神自己卻十分淸楚,並且記念他們,這也提醒我們在神前要自卑,我們所知實在有限,更不要論斷丶控告別人。作僕人的是要忠於主人,就是不向巴力屈膝、親嘴,他們所作的事工無論顯赫或隠藏,仍蒙神悦納。我們會否「未曾與巴力屈膝,未曾與巴力親嘴」?甚麼是我們所尊崇的?甚麼是我們所愛慕?

  雖然以利亞有他不足、軟弱的地方,但以利亞仍是神大用的器皿。他信心的禱告,更是我們的榜樣,他的職事是叫整個以色列國民回轉,這是非常重要的。他是活着被神提接的僕人,不需經過肉身的死亡,並且在新約記載中,他與摩西在變化山上與主一同顯現,成為先知的代表人物,這實在是神對以利亞極高的評價!

 

結語

  感謝神,一位神重用的僕人,並不是沒有軟弱失敗的,他與我們是一樣性情的人,所以弟兄姊妹,求主幫助我們,我們雖有軟弱,但在這關鍵時刻,毋忘主的呼召和託付,向主忠誠,為主所用。今天我們就先自問:「我在這裏做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