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要學習愛慕神的旨意。然而,很多學習愛慕神旨意的人卻對神的旨意有許多誤解。甚至以為在世上發生的所有事,或者在自己或別人身上的所有遭遇,全部都是神的旨意。正所謂「因我所遭遇的是出於你,我就默然不語。」(詩篇39:9) 看似非常屬靈,其實這樣的想法或許也存在很多問題。除了在聖經中明言是神的旨意之外,不要一口咬定某某具體的事情是神的旨意,尤其是要知道我們並不是靈命很高很屬靈的人。先舉些例子,我們是否也有同樣的想法呢:
一切具體事情之所以發生有着許許多多不同因素,不能全部都說成是神的旨意。例如我最近兩隻眼同時出現了毛病,我想愛我的神是不願意我眼睛出問題的,眼睛出問題有很多原因,不用多說大家都明白,怎能都歸到神的頭上呢。結婚多年仍未有子女也是一樣,起碼大家都知道在創世的時候,神說過「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創1:28)。那麼沒有戀愛對象要獨生是否就是神的旨意呢。大家都知道在創世的時候,神說過「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創2:24) 雖然神是這樣說,難道獨生就違反了神的旨意?若是這樣,連我們的主和保羅也就違反了神的旨意了。雖然婚姻體現主與教會的關係,但保羅也曾說:「我願你們無所掛慮。沒有娶妻的,是為主的事掛慮,想怎樣叫主喜悅。娶了妻的,是為世上的事掛慮,想怎樣叫妻子喜悅。」(林前7:32-33)
把所有發生了的事都說成神的旨意,或者與神的旨意掛勾實在有點武斷。要知神給了人類自由意志,我們在很多事上都有選擇的權利。再者,這世界也因罪惡而被神咒詛,加上魔鬼今天仍在空中掌權,其實,很多發生的事,包括很多我們的經歷都不一定是神的旨意。否則,主耶穌便不用在教導門徒禱告時要說願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了。這就給我們一個很好的證明,神的旨意確實不容易行在地上。神的旨意必定是神自己的心意,是善良、純全和可喜悅的。我們需要學習在具體的事上一步一步的尋求神的帶領,在過程中讓神調校我們。不要單單注重今生可見的個人利益,學習更重視屬靈的益處,尤其是當與我們今生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12:2)
一、預定
在神的意旨中,有些是預定了必要成就的,而聖經也是這樣明顯地說了出來的,舉些例子:
但必須留意,以上只是某中文聖經譯本用了「預定」的一些例子,然而在英文或原文所用的詞語不盡相同,而「預定論」也是神學上一門深奧的課題。在此並不是要研究甚麼是預定,而是讓我們知道在神的旨意中,確實有些是預先定了必定會成就的。感謝神,許多預定的旨意都是叫我們得到恩典的。
二、預知
在神的意旨中,有些只是預知而不是預定的。這些事情有些是合乎神的心意,也有些並不是神原本的心意。由於神是無所不知,他的知也超越了時間,所以在事情還未發生,神就已經知道了。例如神的心意是希望亞當吃生命樹的果子得享永生,但他卻吃了分別善惡樹的果子。雖然神不是預定他吃分別善惡樹的果子,但神卻是預知他會吃。神的旨意不是預定人犯罪,但卻預知人犯罪。
三、願意
「你們有話說:『今天明天我們往某城裏去,在那裏住一年,作買賣得利。』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甚麼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你們只當說:『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着,也可以作這事,或作那事。』」(雅4:13-15)「主若願意」,有人解釋為是主所安排的,你這樣的決定是在他的計畫裏,因此主會負你全部的責任。不過,也有別的解釋,就是主不過是許可或批准你作這個決定,最終後果如何,自己當負責任。然而,要我們注意的,乃是生命如雲霧,人生短暫,要更重視永遠。
四、容許
例如神容許苦難。其實神是絕對慈愛,本不願意人受苦難的。可知苦難源於罪,起初神創造的天地甚是美好,並不存在苦難,可惜當罪因一人入了世界之後,死就臨到眾人,苦難也臨到眾人。神的旨意本不願意人受苦。「主耶和華說:惡人死亡,豈是我喜悅的嗎?不是喜悅他回頭離開所行的道存活嗎?」 (結18:23)今天神容許苦難,乃盼望人回轉,從他得到平安和力量。又例如試探:「人被試探,不可說我是被神試探,因為神不能被惡試探,他也不試探人。」(雅1:13) 但神卻容許撒但試探約伯,目的也是為幫助約伯。
無論怎樣描述神的旨意,神的最終目標仍是盼望人得着榮耀。就算神預先知道人會犯罪,又或者神容許表面上不合乎神旨意的事發生,神仍然是盼望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叫人在罪中有機會回轉,叫人在苦難裏面學習順從和忍耐,叫人在無望之時把信心拋錨於永恆。所以,單憑一點我們或別人的遭遇,或許表面看來並不乎合神的心意。然而,從更廣的角度,仍然能讓我們察驗到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我們該有的態度和尋求神引導的方法
除了聖經清楚說明的之外,我們在生活中並不容易確定哪些是神的旨意;哪些不是。當然,這並不表示我們不需要注重神在我們生活上的心意或帶領,因為我們必須把今生短暫的經歷連到神永遠的旨意中,就是預定我們得榮耀。雅各說其實明天如何還不知道,即是說我們未必能確實清晰知道神明天在我生活上的旨意。屬靈巨人保羅也是一樣,就算他認為去羅馬是要堅固造就當地的信徒,但他仍不清楚神是否讓他去,他仍是邊想邊尋求主從各方面來的引導,以致被神的靈禁止,方知道神不是要他到羅馬,而是到馬其頓。我們必須牢記:「耶和華說: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賽55:8-9)
在具體事情的決定上,神給了我們自由,但也需參考及顧及神永遠的心意。神要我們如何來察驗祂的旨意呢?就是親近祂,藉着禱告讀經、聆聽祂的話。也要順着神在聖經所提供的原則、聖靈的感覺、主耶穌在心裏的平安、肢體的交通、家人朋友的意見,以及環境的配合等,運用神所賜的普通知識和理性、屬靈智慧、自由意志,以承擔責任的心,勇敢作出抉擇。然而,我們也需要非常小心,其中也有不可靠的地方:
雖然以上的方法有其不足,我們仍是需要這樣學習神的引導,「誰敬畏耶和華,耶和華必指示他當選擇的道路。」(詩25:12)
神旨意的其中一些性質或描述(並非必然分割,也可互相重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