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分類: 主日信息2018

經文:徒8:1-13, 26-40;羅1:16


  「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羅1:16)「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太16:18)我們從以上兩節經文中能看到主的應許和宣告;教會正是建立在基督這磐石上,陰間一切的權柄不能勝過她。

  我們從歷史上知道,教會從一開始便一直遭遇逼迫,只因跟世人的宗教觀念不一樣。這跟聖經中所揭示的吻合,耶穌只因不屬世界,便受到世界無緣無故的憎恨,背負了莫須有的罪名,被掛在十字架上。我們基督徒也是一樣,或許因為誠實、不貪心、不以眼前的利益作為人生目標,反而顧念屬天永恆的事,就受到世人的憎恨、逼迫和殺害,全因世人受這世界背後的王──魔鬼所擺佈。這是來自神、屬天的勢力,和來自魔鬼、屬地的勢力從古至今一直存在很厲害的衝突。我們知道,主耶穌基督以捨命的愛和重價去拯救、買贖罪人出來成為屬主的人,而教會更隨着聖靈的降臨建立起來,日趨成熟。同時,陰間的權柄為了阻止屬天的勢力成熟起來,便從教會成立初期,像要把初生的猛獸扼殺在搖籃中一樣,給予無情及瘋狂攻擊,企圖摧毁她。

  然而,這股邪惡的勢力在二千多年間,即使千方百計,也從未成功摧毁教會!可見,耶穌的這個宣告,是千真萬確的,也是我們信心所能拋錨的地方。這並不是說我們能夠優哉游哉的過日子;相反,我們只有在基督裏才能得蒙保守和安穩,以面對陰間權勢一直的攻擊,進而能經歷屬天的大能,是如何可靠和可信地護衛着教會,在祂旨意裏漸趨成熟、得榮耀。求主讓我們看見這事實,就是屬靈的戰爭是黑暗對光明的衝突,是屬地勢力對屬天力量的反抗。

  從使徒行傳看到,最先反對基督徒的不是外邦人,反而是應該與我們一致,相信同一位神的猶太人。我們基督徒與猶太人之間最大的分歧在於對拯救者彌賽亞的認識。他們不願意承認耶穌基督就是他們所等候的拯救者,反以人意錯誤地假定彌賽亞應是充滿榮耀及轟轟烈烈地臨到世上推翻羅馬帝國,使他們不再受羅馬政府轄制,為他們在社會上帶來重大變革的人。但拿撒勒人耶穌又平凡又貧窮,無佳形美容,更形如枯槁,只不過是木匠的兒子,最後更是死去。這些事情使他們十分失望,斷定他決不是彌賽亞,因此更是不留情面地殘害耶穌和他一切的跟隨者。

  從第七章司提反的殉道可見,他靠着耶穌基督的恩典,打那美好的仗,活出美好的見證,為這首場信仰的角力,先拔頭籌。試想像一下,當一個人正在被石頭活活打死,處於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狀態下,他的本能反應必然是極度憤怒及充滿咒詛,然而在這嚴酷的考驗中,司提反他是懷着信心及帶着屬天的光彩,把我們信仰的生命真實地彰顯出來。司提反所背負的,和基督一樣也是莫須有的罪名,他只是與各個會堂的代表,在真理上有所爭辯,而這些長老和文士,竟然因惱羞成怒便決定要殘殺司提反。當然,司提反能夠打這美好的仗,是因有從神領受的屬天生命和神的同在,才能氣定神閑、滿面榮光的應付這樣的場面。在這痛苦和悲慘的情形下,臨近死亡之時,他最後竟說「主啊,不要將這罪歸於他們!」全世界在這句話下就受了審判。上一次說這話的是主耶穌,「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真是希奇!耶穌基督是完全的神,所以能說這話是理所當然的;然而,司提反只是一名人類,卻因為有屬天的生命而說出這話,豈不希奇嗎!這樣的受害者竟然滿有寬容,為逼害他的人尋求赦免。按理說,那些逼迫的人不應感到無地自容、良心醒覺嗎?然而他們因受陰間權柄支配、迷惑,以致未能醒覺、執迷不悟。

  我們若認為能改變這世界的態度,或是令魔鬼悔改,又或使世界變成人間天堂,都是不切實際的妄想。當魔鬼從無底坑上來時,牠仍然在瘋狂的向神反抗,實在是死有餘辜。不過,我們的神來到這世界,正正就是為了要救那些被世界所捆綁和網羅、遠離真理的人。偽善、愛爭辯的猶太人不但沒有因為司提反這樣的見證而改變過來,反而更大大的迫害基督徒。

  因此,使徒行傳第八章的開始時指出耶路撒冷的教會大遭逼迫。司提反這樣的大將在這場屬靈戰爭上光榮地戰死,豈不讓人失望嗎?是否也預示着這場戰況的激烈,或會是一場最少歷時二千年的爭戰?歷史告訴我們,直到今天,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主和主所建立的教會,這句話正客觀地反映出事實,我們應在這句話上信心得到堅固。我們很有可能是在等待耶穌再回來的旅程上,最後一批踏上旅程的人,我們極需要勇敢的心去面對將來所發生的事。

  當時,並不是每一個信徒都離開耶路撒冷,使徒他們願意留在這風暴的中心,承受着極大的壓力,並且有很大的機會將會殉道。誰會受苦,誰會殉道,並不是魔鬼說了算,是耶穌基督這一位充滿榮耀的神掌管着一切,因此邪惡的勢力並無法從一開始便把所有的使徒都殺害,而只有在第十二章才出現第一名殉道的使徒,就是雅各。感謝神,他們能夠於最大的壓力下,在他們的大本營中持守見證。

  至於其餘的信徒,他們面對耶路撒冷大遭迫害而逃往各處去,並不是因為不堪一擊,而是按照箴言所說「通達人見禍藏躲,愚人前往受害」。他們沒有刻意去迎上患難,而是按照正常反應去逃避苦難,他們逃避苦難並沒有忘記、丟棄主,反而去到各地繼續傳道,即使可能去到滿懷敵意的地方,也不放棄。神的旨意就在這裏,藉着這嚴峻的逼迫,讓他們把這拯救人、大能的福音,從耶路撒冷一個城市,快速地傳到猶太全地,令陰間的權柄難以勝過分散到各地的教會。神讓腓利、彼得、保羅等在特別的需要下,擁有行神蹟、醫病趕鬼的能力,然而,真正使人得救並不是這些能力,而是傳揚神大能的福音,傳講基督。

  福音的中心是耶穌基督、神的兒子,為了拯救一切相信的人,就死在十字架上並且復活,以解決人類罪的問題,並且把復活的生命賞賜給人,人就得救了。我們一般而言相信,比較單純、沒有受到污染的人,是較容易接受福音;而比較有權有勢的人,自然更多制肘,相對難以謙卑下來接受福音。但神的福音並不受這些限制,從第八章可見,有三類人都願意接受福音:一、撒馬利亞人;二、行邪術的人;三、有大權、掌管銀庫的太監。

  撒馬利亞人是猶太人和附近地區的人在亞述帝國統治的時候混雜出來的人種,由於血統不純正,猶太人非常鄙視撒馬利亞人,長久下來,兩個民族之間常常互相攻擊、鄙視,並且互不往來。猶太民族非常討厭撒馬利亞人,以致於從猶太地到加利利的時候,寧願越過約旦河繞道而過,也不願意經過撒馬利亞。耶穌在重重壓力下,選擇反傳統的經過撒馬利亞,及傳福音給他們,奇蹟地使敍加的人悔改。而腓利到迦薩這撒馬利亞的中心地帶傳福音,本應腓利這猶太人是難以向撒馬利亞人傳福音,很容易被評定為文化侵略,然而有許多人卻相信神,以致城裏大有歡喜。

  神大能的福音,將人從愁苦、恐懼中拯救出來,讓生命出現重大的轉變。這一現象,放之天下皆準。無論是有民族仇恨的人,行邪術、被罪惡所捆綁的人,例如信奉別的宗教或是風水的人,以及大有權柄的人。神的福音並不是只向三至五歲的孩童有效,而是能夠讓各樣最受捆綁的人都釋放出來。各位弟兄姊妹,不要有一個先入為主的觀念,定規了誰能去相信還是不能。試想想,一個埃提亞伯(就是現今埃及南部、埃塞俄比亞的地方),也就是非洲來的太監,亦是財政大臣,居然要到耶路撒冷作禮拜去,顯然是猶太教徒。這名受到宗教和權勢重重捆綁的人,在路途上讀以賽亞書,並未能明白,本是空空的來、空空的離去,直至遇上神差來的腓利,讓他不用再尋尋覓覓,當日便能脫離捆綁,歡歡喜喜的去了。我們對神的大能要有信心,主觀看來,其實我們也是很難得救的人,若不是神的大能,或許也未能相信福音。

  腓利在撒馬利亞大有成績,我們很難明白為何神要他放下在那裏的一切,要到曠野去。及至在使徒行傳第二十一章時,我們看到保羅在該撒利亞遇見腓利,最後更被稱為傳福音的腓利。到底腓利有甚麼特質能被神大大使用呢?我想是因為他的順服,而令他成為神合用的器皿。他因順服就到撒馬利亞去,他因順服就放下一切到曠野去,神就引導他去尋找這名埃提亞伯的苦惱太監。神知道這些苦苦追尋真理的人在哪裏,在這渺無人煙的曠野中,神急切地把腓利差去幫助他。雖然腓利看似只是為了一個人而到曠野去,但我深信跟隨這名太監的眾人當中,也會有許多人受到腓利影響,使他不用到非洲去,也能把福音傳至非洲。弟兄姊妹,若我們在事奉上能夠完全相信順服,還有甚麼難成的事呢?很多時候我們在事奉上力不從心,或許是因為缺乏對神完全的信心和順服。只要我們完全的信服祂,我們就能成就大事。

  願主用祂的話來幫助我們。

(信息從錄音整理,未經講員校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