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心意在於建造
創世記一開始至2章15節論到神的創造。「起初,神創造天地。」(創1:1) 「天地萬物都造齊了。」(創2:1)「耶和華神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看守。」(創2:15)自此之後便記述人類的歷史故事,這故事始於天然的伊甸園,一直到聖經的末了,就是啟示錄的末了,所記載的並不只要恢復當初天然的伊甸園的光景,更是聖城新耶路撒冷從天而降。「我又看見聖城新耶路撒冷由神那裏從天而降。」(啟21:2)生命樹所在的地方,不再在充滿花草樹木那些創造天然景色的花園內,而是一座以各種寶石建造在一起的聖城。「天使又指示我在城內街道當中一道生命水的河,明亮如水晶,從神和羔羊的寶座流出來。在河這邊與那邊有生命樹,結十二樣果子。」(啟22:1-2)因此可以說,差不多整本聖經都是記載了神的建造。就是基於創造的建造故事。創造是無中生有,建造則是用當初所創造而得的材料加工,以達至創造主的終極心意。創造可以說並不是神終極的旨意,反之,建造才是神要創造的目的。神盼望把所創造的人進行建造。人犯罪之後,神不但要做恢復的工作,更要做建造的工作。從舊約至新約,神要建造會幕,聖殿,教會,聖城新耶路撒冷。以上的一切,都表明神要為衪自己建造一個家,就是神的家。以當前的時空來說,就是永生神的教會。我們今天都是神家裏的人,我們是否也願意投進神的心意中,重視屬靈的建造呢?
從聖殿的建造看如何建造教會
(1) 地點:「所羅門就在耶路撒冷耶和華向他父大衛顯現的摩利亞山上,就是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場上,大衛所指定的地方,預備好了,開工建造耶和華的殿。」(代下3:1)
(2) 根基:「王下令,人就鑿出又大又寶貴的石頭來,用以立殿的根基。」(王上5:17)又大又寶貴的石頭,當然是指基督、使徒和先知。「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弗2:20)「主乃活石」(彼前2:4)原文是指曾經鑿過用以建造房屋的石頭。彼得是引自詩篇118篇22節,主自己也曾指出祂就是那塊石頭,被匠人所棄,已作了房角的頭塊石頭。因此,神的聖殿(教會亦然)的建造是以我們的主為根基,為中心,也藉主來把眾人聯絡起來。沒有人的意見,只有主的意見。主所責備的老底嘉教會,就是一個以民為本,以眾人意見為依歸來治理的教會。「老底嘉」的原文就是「眾人的意見」。在一切事情的決定上,不以主為至高的權柄,也沒有學習如何尋求聖靈引導,更遑論順服屬靈領袖的權柄。
(3) 樣式:「大衛將殿的遊廊、旁屋、府庫、樓房、內殿和施恩所的樣式指示他兒子所羅門。又將被靈感動所得的樣式,就是耶和華神殿的院子、周圍的房屋、殿的府庫和聖物府庫的一切樣式,都指示他……大衛說:這一切工作的樣式,都是耶和華用手劃出來使我明白的。」(代上28:11-12, 19)
(4) 材料:「建殿是用山中鑿成的石頭」(王上6:7上):所羅門用了八萬人在山上鑿石頭,為建殿準備材料。「王下令……都將石頭鑿好,預備木料和石頭建殿」(王上5:18)。「你們來到祂這為人所棄絕,卻為神所揀選所寶貴的活石跟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為屬靈的殿。」(彼前2:4-5)我們有否常「來到」這活石(主耶穌)跟前呢? 如何我們常到主跟前,我們才會「像」活石。建造教會所用的石頭,裏面必須是活的,外面被鑿過,就是被主改變過。活石與磚頭不同,磚頭被燒成的形狀是固定而不能變化的,倘若刻意去改變的話便會毀掉,沒有用處。活石卻不同,可以被鑿成有用的形狀,成為可用的建造材料。我們原本都是山中的石頭,是神親自把我們鑿過。我們要思考的是:我們是否願意在神面前放下自己,我們有沒有被鑿過的痕跡。「摩押自幼年以來常享安逸,如酒在渣滓上澄清,沒有從這器皿倒在那器皿裏,也未曾被擄去。因此,她的原味尚存,香氣未變。」(耶48:11)
(5) 寧靜:「建殿的時候,錘子、斧子和別樣鐵器的響聲都沒有聽見。」(王上6:7下)
【主題】這家就是永生神的教會---建造
- 詳細內容
- 講員: 李德文
- 分類: 主日信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