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太4:19;路5:10;徒1:8;路17:10
一、引言
今年石蔭家的主題是「這家就是永生神的教會」,在這主題裏,我們定了兩個方向目標,第一:增強肢體對石蔭家的歸屬感;第二:拓展石蔭青少年的福音工作。我們實在需要在傳福音這事工上更多擺上,因此我今年講道的主題是「傳揚福音」。上一次的題目是「傳揚福音(一):效法保羅傳福音的心志」。我交通了保羅對傳揚福音的感受,來彼此勉勵。這些感受包括:「保羅自覺若不傳福音便有禍」、「保羅自覺欠人福音的債」、「保羅情願盡力量傳揚福音」、「保羅不以福音為恥」及「保羅無論得時不得時都專心傳揚福音」。甚願弟兄姊妹都能效法保羅傳福音的心志!今天的題目是「傳揚福音(二):效法彼得得人如得魚」,盼望我們能從彼得的經歷得著激勵,盡忠努力,傳揚福音!
二、彼得生平簡述
彼得原名西門,他在加利利海邊的伯賽大長大,和弟弟安得烈都是漁夫,他並且是已婚的。安得烈先遇見耶穌,他便領哥哥去見主。主耶穌看見他就說:「你是約翰的兒子西門,你要稱為磯法。」(約1:42)「磯法」是亞蘭文,希臘文就是彼得,是石頭的意思。彼得認識了主之後,仍和安得烈在加利利海撒網打魚。之後主耶穌向彼得發出了兩次呼召,有一日主耶穌在海邊行走,看見他們兄弟二人,就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太4:19),他們就立刻捨了網,跟從了主,這是主對彼得第一次的呼召。後來彼得又重操故業,在革尼撒勒湖打魚,主耶穌第二次向彼得呼召,吩咐他把船開到水深之處,下網打魚。當時彼得已整夜勞力,並沒有打著甚麼。他勉強依從主的話下網,竟然立刻打滿了兩隻船的魚。彼得深受感動,就俯伏在耶穌膝前對主說:「主阿!離開我,我是個罪人!」。主耶穌卻對他說:「不要怕!從今以後,你要得人了。」(路5:10)彼得就撇下所有的跟從了耶穌。主耶穌呼召彼得,就是要他傳揚福音,成為一個「得人如得魚」的人。
在十二個門徒中,彼得與西庇太的兩個兒子,約翰和雅各是與主關係最親密的。主登山變像,及在客西馬尼園禱告,都只帶著他們三人。彼得為人心直、口快、熱情、衝動、多言、鹵莽。當主問門徒:「人說我人子是誰?」(太16:13)彼得立即說:「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太16:16) 只有彼得對主有這樣正確的認識,他被主稱讚並稱為有福的。但當主說祂必須上耶路撒冷去,受長老、祭司長、文士許多的苦,並且被殺,第三日復活時;彼得卻拉著主,勸祂萬不可如此。彼得就被主嚴厲地斥責,主說彼得是絆祂腳的,因為他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當主快要被捉拿的時候,主預言彼得會三次不認祂。彼得非常愛主,但卻過於自信;他自恃地說,即使眾人都跌倒,他卻永不跌倒;他就是必須和主同死,也總不能不認主。當兵丁來捉拿耶穌時,他一時魯莽衝動,竟拿起刀來,將大祭司的僕人的右耳削掉。彼得實在愛主,但可惜最終當面對危難,自恃剛強愛主的彼得,竟變得非常軟弱膽怯,在使女面前三次不認主!主被釘十架之後,彼得極其沮喪、痛苦、失望,他返回漁船,再重操故業。復活的主為了挽回彼得,在提比哩亞海邊向彼得顯現,並三次查問彼得愛主之心。彼得就從極度沮喪、痛苦、失望中,被主的愛挽回!在使徒行傳第二章,五旬節聖靈降臨之後,彼得大大的被主使用,他剛強膽壯、不怕危難、冒死向猶太人傳揚福音,成為一個真正「得人如得魚」的人。
在使徒行傳記載以後,相信彼得也曾有宣教的旅程,可能去過小亞細亞的地區傳道。晚年的彼得,仍然竭力廣傳福音,使許多人離棄偶像,歸向真神。相傳彼得為了逃避羅馬政府的注意,以羅馬郊外的「地下墳場」作為傳道之所。後來羅馬暴君尼祿,以大火焚城,並嫁禍基督徒。彼得被捉拿,他被處死時要求將他倒轉過來釘在十字架上,因他深覺自己不配像主耶穌一樣受死。彼得為了傳揚福音,的確奉獻了一生!
三、彼得得人如得魚
主耶穌復活升天時,吩咐門徒說:「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1:8) 後來聖靈果然降臨,門徒得著激勵和能力,在極大的危險和壓力中,按主的吩咐,冒死傳揚福音!使徒行傳第1章至12章主要是記載彼得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傳揚福音,為主作見證的工作。而第13章至28章主要是記載保羅將福音傳到地極的工作。我們按著使徒行傳所記載彼得傳揚福音的經歷,來看看「得人如得魚」需具備甚麼條件,好叫我們能效法彼得,同樣作一個「得人如得魚」的人:
1. 聖靈充滿
在使徒行傳第二章,在五旬節彼得領受聖靈後就站起來,在猶太人和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面前傳揚福音。之後,「彼得說: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你們的罪得赦,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徒2:38) 彼得被聖靈充滿第一次公開傳揚福音,就有3000人信主得救,並且受洗歸入主的名下。
在使徒行傳第三章,彼得和約翰在美門遇見一個生來是瘸腿,要求賙濟的人,「彼得說:金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徒3:6) 這人的腳立刻健壯了,就進了聖殿,走著、跳著讚美神!眾人都希奇,彼得就對眾人為那從死裏復活的主作見證。彼得雖然因這次傳講耶穌從死裏復活而被捉拿,但聽他傳講福音而信主的人,單是男丁就約有5000人。彼得首兩次在耶路撒冷傳揚福音,有極美好的果效,他也能奉主的名醫治瘸腿的,是因彼得被聖靈充滿。
我們蒙恩得救時,聖靈已經內住在我們心裏。但為甚麼我們仍經常軟弱、膽怯;甚至不能或不敢為主傳福音作見證呢?因為惟有我們受聖靈感動,我們才能夠為主作工。當我們越被聖靈充滿時,我們就越能得著更大的能力、膽量和口才,為主作更剛強的見證。怎樣才能被聖靈充滿呢?首先我們必須將自已完全奉獻給主,我們的心若不向著主,聖靈就無法充滿我們。正如在下雨時,若器皿的口朝向下,而不是朝向上,雨水就絕不能充滿器皿。再者,我們必須對付一切的罪,過聖潔的生活,因為罪阻礙聖靈在我們生命中作工。血管堵塞需要吃藥來除去堵塞著血管的膽固醇,耶穌基督的寶血能潔淨並疏通我們屬靈生命的導管與動脈。因此我們必須認罪悔改並遠離罪惡,聖靈才能充滿並流通在我們的生命中。此外,我們要倒空自己,杯子若盛滿了水,就不能再盛裝別的東西。若要盛裝別的東西,就必須將水倒空。因此我們若想被聖靈充滿,就必須除去裏面一切不討主喜悅的東西。若我們常被聖靈充滿,就能效法彼得得著屬天的能力,為主傳揚福音,作一個「得人如得魚」的人。
2. 熟悉聖經
彼得在未認識主之前,他嚴守猶太人的律法,從來沒有吃過不潔的食物,他也熟讀舊約聖經。他在使徒行傳裏講的幾篇傳揚福音的信息,都引用許多舊約經文,並講述以色列人的歷史。例如在第一篇信息,就是在使徒行傳第2章14至36節,使3000人信主得救的信息,彼得引用了三段舊約聖經。第一段使徒行傳2章16至21節是引用了約珥書 2章28至32 節的經文,是預言神會將聖靈澆灌下來。第二段使徒行傳2章25至28節是引用了詩篇 16篇8至11節的經文,是應許基督一定會從死裏復活。第三段使徒行傳2章34至35節是引用了詩篇110篇1節的經文,是預言基督必得榮耀。因著彼得很熟悉神的話,並恰當地使用,神的話使人扎心,立時就有3000人蒙恩得救。
我們傳揚福音不是靠自己的口才和話語,必須要用聖經的話。「因為,出於神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路1:37) 我們有沒有好好的讀神的話並藏在心裏?當我們為主傳福音、作見證時,能否引用合適的經文,使人感到扎心,而蒙恩得救呢?當我們想述說神愛世人,並將祂的獨生子賜給我們時,我們會引用那一句經文呢?當然是大家都熟悉的「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3:16) 但除了這一句外,我們對聖經,甚至收窄範圍,對傳揚福音的經文有多少認識呢?有多少句經文在我們向人傳福音,有需要時能流利地背誦出來呢?約翰福音3章16節是金句中的金句,但我們面對不同的福音對象,解答他們不同的問題,神的話極其豐富,我們心裏總不能只有這一句說話。當我們想解釋:宇宙中有神(羅1:20)、世人都犯了罪(羅3:23)、罪帶來死亡(羅6:23)、耶穌被釘十字架擔當了我們的罪(彼前2:24)、口裏承認心裏相信就必得救 (羅10:9)。我們心裏能否湧出神的話,而成為福音對象的幫助呢?「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來4:12) 神的話非常寶貴並帶著屬天的能力,若恰當地使用必能帶進非常美好的果效。甚願我們都讀好神的話,熟悉聖經,向人傳揚福音時能活潑、恰當地使用。神祝福祂的話語,使人認罪悔改,我們就能收福音的果子,「得人如得魚」!
3. 願付代價
彼得在教會建立初期到處傳揚福音,為主作見證,其實是非常危險的。一般猶太人,尤其祭司、長老和文士都不相信被他們釘死的耶穌就是彌賽亞,就是救主。希律王也苦害教會的人,所以彼得是冒死傳揚福音的。彼得醫治好那生來瘸腿的,接著講了第二篇福音信息,信主的單是男丁就有5000人。「祭司們和守殿官,並撒都該人忽然來了。因他們教訓百姓,本著耶穌,傳說死人復活,就很煩惱,於是下手拿住他們。」(徒4:1-2) 彼得被帶到公會前受審,他仍能剛強膽壯,向眾人宣告說:「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徒4:12) 祭司們看見彼得原是沒有學問的小民,就恐嚇他,禁止他不可奉耶穌的名講論教訓人。彼得卻勇敢駁斥說:「聽從你們,不聽從神,這在神面前合理不合理,你們自己酌量吧!」(徒4:19) 彼得和其他使徒繼續傳揚福音,到使徒行傳第5章,他們再被捉拿,下在監裏。但主的使者夜間開了監門,領他們出來。天將亮的時候彼得和其他使徒再進聖殿去傳揚福音,守殿官和差役再捉拿他們。大祭司在公會前審問他們,「彼得和眾使徒回答說:順從神,不順從人,是應當的。」(徒5:29)公會的人聽見就極其惱怒,想要殺他們。到了使徒行傳第12章,「那時,希律王下手苦害教會中幾個人,用刀殺了約翰的哥哥雅各。他見猶太人喜歡這事,又去捉拿彼得。那時正是除酵的日子。希律拿了彼得,收在監裏,交付四班兵丁看守,每班四個人,意思要在逾越節後把他提出來,當著百姓辦他。」(徒12:1-4)這個曾極膽怯軟弱,在使女面前三次不認主的彼得,多次被關在牢獄中,面對被殺的威脅,他仍勇往直前,全不畏縮,願意為著傳揚福音,付上一切代價!
我們是否願意為著傳揚福音而付上代價呢?除了彼得、保羅以及其他許多的使徒,為著傳揚福音,為主殉道之外;歷世歷代有許多信徒願意為著福音的緣故,付上了極沉重的代價,包括寶貴的生命!倪柝聲弟兄也為著堅持見證主的名,寧願坐監至死,也不肯以否認主名,來換取被釋放去照顧因病將死的妻子!今天我們為著傳揚福音,要付上甚麼代價呢?只不過是要犧牲一點時間、放棄一些娛樂、擺上一點服事;甚或受人一點嘲笑、遭人一個白眼,受人一點逼迫!今天我們為著傳揚福音而需付上的代價實在太少!實在太少!甚願我們都有願意為主受苦的心志;並且效法彼得,願意為著傳揚福音,付上我們該付的代價。若是這樣,我們就必能「得人如得魚」了!
4. 隨主調度
彼得在五旬節領受聖靈後,最初是在耶路撒冷向猶太人傳揚福音的。之後彼得願意按著主的需要,隨主調度,被主差遣。後來聖靈引導他離開耶路撒冷,在猶太全地周遊四方,傳揚福音。在使徒行傳第九章記載了彼得按著主的差遣,在呂大奉主的名醫治癱瘓的以尼雅,也在附近的約帕使死去的多加復活,信主的人也越發加增。呂大就是今日以色列特拉維夫國際機場所在地,而約帕是在呂大西北方的一個沿海城市。
彼得不單止按著聖靈引導在耶路撒冷和猶太全地傳揚福音,為主作見證。在使徒行傳第十章彼得魂遊象外,領受了從天而來的異象,明白了神的心是願意外邦人得救的。彼得願意順服聖靈,隨主調度,就除去了自己只有猶太人才配得著救恩這個狹隘觀念。他更順從聖靈的引導,從約帕去到撒瑪利亞境內的該撒利亞,在外邦人千夫長哥尼流的家中傳揚福音。哥尼流一家蒙恩得救,彼得也藉此打開了外邦人能信主得救的門。
我們是否願意隨主調度,按著主的帶領和差遣來盡傳揚福音的責任呢?今天神量給我們所處的環境,無論是我們的家庭、社區、工作機構或學校,就是神要我們去收割的禾場。神量給我們所遇見的人,無論是家人、親友、鄰居、同事、同學,就是神要我們去傳福音的對象。我們有沒有按著主的安排及聖靈的引導,盡忠擺上,向他們傳福音、作見證呢?當我們知道有弟兄姊妹有未信主年老的父母或患重病的家人,我們是否願意被主差遣去探望他們,並將福音帶給他們呢?當教會有福音事工,例如派發福音單張、街頭佈道、食肆佈道、醫院床邊佈道、午間福音茶聚、福音營、福音聚會等,我們是否願意按著主給我們的感動,積極參與,擺上該擺上的一份呢?若有同工邀請我們在福音事工上參與服事,甚至在講台上分享見證、或傳講福音信息,我們是否願意隨主調度、被主使用呢?若我們都願意好像泥土在陶人手中,除去自己的意願和揀選,只按著主的心意、隨主調度、並且絕對順從,我們就必能收主的莊稼,「得人如得魚」了!
5. 榮耀歸神
使徒行傳第五章記載主藉彼得和使徒的手在民間行了許多神蹟奇事,百姓尊重他們,信而歸主的人越發增添,連男帶女很多。「甚至有人將病人擡到街上,放在床上或褥子上,指望彼得過來的時候,或者得他的影兒照在什麼人身上。還有許多人帶著病人和被污鬼纏磨的,從耶路撒冷四圍的城邑來,全都得了醫治。」(徒5:15-16) 因彼得傳揚福音大有能力,也藉著聖靈治病趕鬼,所以許多不明白他的能力是來自神的人,以為彼得不是普通人,甚至以為他是神。因此有人竟然以為當彼得經過時,只要他的影子照在病人的身上,他們都必得醫治。在使徒行傳第十章,當彼得按著主的差遣去到外邦人千夫長哥尼流的家中傳揚福音時,「彼得一進去,哥尼流就迎接他,俯伏在他腳前拜他。」(徒10:25) 哥尼流也將彼得當作神一般的敬拜。在這些情況下,深信彼得必定向眾人解釋並見證他不是神,他只是一個普通人,一切使人蒙恩得救、及治病趕鬼的能力都是來自神。因此當哥尼流俯伏拜他時,「彼得卻拉他說:你起來,我也是人!」(徒10:26) 彼得不是要得著人的稱讚和敬拜,雖然他所作的工大有果效,但他從不僭越,不奪去神的榮耀,只為神作見證,並將榮耀歸給神!
我們學習服事主,需知道「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所作的本是我們應分作的。」(路17:10) 一切作工的果效都是神的恩典。我們為主傳福音、作見證,要學習的是盡忠努力擺上。若有人因此蒙恩得救,是聖靈感動人的工作,切不可自滿驕傲,要將榮耀歸給神。若傳福音未有預期的果效,我們需在神面前檢討自己的服事有甚麼不足之處,需靠主的恩典努力改進,並恆切禱告,求主幫助。願彼得的學習成為我們的提醒,我們都只不過是人,各人都有自己的軟弱和限制。在傳揚福音的服事上需藉著禱告,全心倚靠主。結出福音果子時,當存感恩的心,並將一切榮耀歸給神。若我們有這樣的學習,神必祝福我們傳福音的服事,使我們「得人如得魚」!
四、結語
彼得原本只是一個沒有多大學問、魯莽、衝動、小信、平凡的漁夫,因他願意撇下所有的來跟從耶穌,並且願意接受主的雕琢,天然肉體的生命被主拆毀破碎,最終在傳揚福音的事工上,被主大大使用,成為一個真正「得人如得魚」的人。甚願彼得的經歷激勵我們,叫我們都願意忠心的跟從主;並效法彼得的榜樣,盡忠努力,傳揚福音,同樣成為一個「得人如得魚」的人。彼得可以,我們都必定可以!關鍵是我們有沒有彼得的心志,是否願意為著傳揚福音而付上該付的責任和代價!願主幫助我們!
詩歌:394首
【主題】傳揚福音(二):效法彼得得人如得魚
- 詳細內容
- 講員: 李德光
- 分類: 主日信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