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提摩太前書3:14-15, 啟示錄2:1-7


  保羅從羅馬獄中得釋後,再訪以弗所教會,發現他們的光景迫切需要幫助,所以在往馬其頓去的時候,就囑咐他的真兒子提摩太留下,但答應還會回去。然而不知何故,他回去的行程受到躭誤,所以就寫這(提前書)給提摩太,即使他再躭延,也可知道在神的家中當怎樣行。感謝主,因着提摩太忠心的服事,使教會得蒙保守,神家次序得着建立。及後,保羅第二次被送往羅馬,提摩太接到他的信(後書),就照保羅的囑咐往他那裏去了。而遺憾的,在提摩太離開後,以弗所的教會逐漸地又改變了。

 

一、以弗所教會的光景

  約主後九十年,約翰為神的道,並為給耶穌作見證,被羅馬暴君豆米仙放逐至拔摩海島上。但感謝主,在那裏主卻把更大的榮耀啟示予他,並囑咐他把所看見的,和現在的事並將來必成的事,寫信給在小亞細亞的那七個教會。約翰第一封信寫給以弗所教會。為甚麼先寫給以弗所?有認為是因着地理,以弗所最靠近拔摩島;同時也是小亞細亞的大都會,是羅馬往東的貿易港。也有認為是因這教會曾多有主的僕人服事過,而約翰晚年也住在那裏。然而經上讓我們看見,這是因着主的吩咐,主先提到以弗所的教會。

  主囑咐約翰寫信給以弗所教會的使者說,那右手拿着七星,在七個金燈台中間行走的說:我知道你的行為。行為(工作/工夫),意思指他們所作的。他們有行為,主說,你的行為勞碌,忍耐。「勞碌」有譯作「勤力不倦勞苦的作」;「勞碌得筋疲力盡」。雖然主沒有說他們在那些方面勞碌,但相信他們必在各方面都勞碌的服事。全教會每個肢體都各盡功用,使者(負責的弟兄們)更必作眾人的榜樣。今天有些地方的教會,在服事上只盼望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沒有尋求主的心意如何服事,嘴巴裏只會說屬靈話,結果弟兄姊妹就只落在挨家閒游,甚至只會說長道短。

  然而,以弗所卻是個勤力不倦的教會,所以得主稱許。他們也能忍耐,這也是他們的德行。在神家中一同配搭,各人都必有不同意見,若缺乏忍耐,必無法同心同工。忍耐,也有持久之意,說明他們在服事上,沒有因遇艱難就退卻,而是能堅持到底。再者,他們的忍耐,極可能也是指對着那些反對、攻擊他們的人。保羅把福音傳到以弗所,在那裏怎樣受到那些拜亞底米女神的人的攻擊(徒19:23-34),這在以弗所的聖徒必也為着主名受到同樣的對付,然而他們為主而忍耐。他們忍耐卻並沒有容忍惡人。對於在教會中那作惡的,使神的見證受到破壞的,他們如同保羅對哥林多教會所說的,把那惡人從他們中間趕出去(林前5:13),以保守神家的純潔。他們在屬靈的分辨上,同樣蒙主所稱許。主說:你也曾試驗那自稱為使徒卻不是使徒的,看出他們是假的來。保羅在米利都時曾對昔日以弗所教會的長老說:「我知道我去之後,必有兇暴的豺狼,進入你們中間,不愛惜羊群。就是你們中間,也必有人起來,說悖謬的話,要引誘門徒跟從他們」(徒20:29-30)。那等人是假使徒、行事詭詐,裝作基督使徒的模樣(林後11:13)。但以弗所教會卻能分辨,使教會不致被仇敵所吞噬。我們或說,這樣的教會如此美麗,還能在那裏找?他們豈不應當為我們的榜樣麼?

 

二、主對以弗所的責備

  雖然以弗所的教會確有被主所稱許之處,但她卻不是完全了。主接着的說: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責備你。一件事,我們或說,主為甚麼如此吹毛求疵?不!這在主的心乃是嚴重的事,是叫主憂傷的事。這一件是甚麼事?主說:就是你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可見在主的眼中,起初的愛心比一切的勞碌,忍耐,屬靈分辨的能力更為重要。信徒個人或是教會,墮落的第一步就是離棄起初的愛心。為甚麼會在愛心上失落?主曾預言說: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許多人的愛心就漸漸冷淡了(太24:12)。但原來個人或教會在熱心的工作、服事上也會在愛心上漸漸的失落,離棄了起初愛心的危機。以弗所教會原是彼此相愛。在保羅寫給他們的信上說:我既聽見你們信從主耶穌,親愛眾聖徒,就為你們不住的感謝神(弗1:15)。可見當初他們在愛裏的光景是何等的美麗。但保羅也知道他們還需要在愛裏立穩,所以為他們禱告:求神按着祂豐盛的榮耀,藉着祂的靈,叫他們心裏的力量剛強起來,使基督因他們的信,住在他們心裏,叫他們的愛心,有根有基,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3:14-19)。又勸勉他們要在愛中建立,憑愛心行事(4:16,5:2),並且在信的末了更為他們祝禱:願平安、仁愛、信心、從父神和主耶穌基督,歸與弟兄們。並願所有誠心愛我們主耶穌基督的人,都蒙恩惠(6:23-24)。

  但可惜,到主藉約翰寫信給他們的時候,他們卻從起初的愛心上失落,離棄了起初的愛心了。為甚麼會離棄這起初的愛心?只因在工作、服事上從仰望主,而轉向自己,以為已經有經驗了,自己可以了,就漸漸失去親近主,與主疏遠了,甚至倚靠曾成功的方法,重視人的稱讚過於倚靠主。也因要分辨假使徒,對付異端,從這樣的行動裏卻漸漸落在法庭式的服事,本來為着防範,卻因此而生發了更多的規條,結果對人的愛漸漸冷淡了,從那起初的愛漸漸失落了,離棄了。

  感謝主,主一面的責備,也一面的呼籲。主說:所以應當回想,你是從那裏墜落的,並且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簡單說,主呼召他們要回到起初的愛裏。甚麼叫起初的愛?一個人剛得着一個新東西,心裏豈不喜樂至極,愛不惜手?一個真正得救的基督徒,起初信主的時候,主的愛之於他乃是至甘甜的,也常受主愛的激勵,那時候主的愛比一切都更寶貴,為着主一切都願捨棄。可是日子久了,工作多了,知識增了,這起初的愛就漸失落了。從那裏,在甚麼時候失落了?所以主說,要回想。我們當好好的回想。並且要悔改,回轉。要行那起初所行的。就是在主的愛,因愛的激勵而行的事(如帖前1:3)。主說若不悔改,祂就要把燈台從原處挪去。就不能再作主的見證了。

  起初的愛心,雖然是主對以弗所教會的責備,但這愛卻也是所有教會同樣當注意的事,因為這是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正因着有這一個愛,士每拿教會才能承受為主所受的逼迫;別迦摩教會能堅守主的名。因着失去了這愛,撒狄的教會雖然所行按名是活的,但在主看卻是死的;只有在這起初的愛裏,才能生出弟兄彼此相愛,非拉鐵非教會光景的出現;教會也才不致落在老底嘉的光景,不冷不熱。所以為何主要先寫信給以弗所?正因這原因。願主光照我們,叫我們回想,是否有當悔改之處,好回到起初的愛中。但願我們的耳能聽見聖靈對我們所說的話,能靠主得勝。


問題:
一、對比剛蒙恩的時候,今天你向着主的心如何?有甚麼使你和主的愛之間阻隔了?
二、士每拿是個怎樣的教會?她的情形如何?他們所面對的是甚麼?主怎樣論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