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耶穌出去,上山禱告,整夜禱告神;到了天亮,叫他的門徒來,就從他們中間挑選十二個人,稱他們為使徒。」(路6:12-13) 主整夜禱告才挑選包括猶大在內的十二個門徒作使徒,這是天父的旨意。既然猶大出賣主,而主是全知的,為甚麼仍選他作使徒呢?因為神揀選人不在乎人的行為,乃在乎神的旨意。雖然從起初主就知道猶大會賣他,卻仍揀選了猶大,並讓他管理財務。說明主揀選的恩典,也盼望猶大能有所改變。很可惜,最終猶大出賣了主,並用他作惡的工價,買了一塊田,以後出去吊死了。「這人用他作惡的工價買了一塊田,以後身子仆倒,肚腹崩裂,腸子都流出來。」(徒1:18)
主耶穌釘十字架並不必須藉猶大賣祂
- 「人子必要去世,正如經上指着他所寫的;但賣人子的人有禍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太26:24) 舊約聖經寫明,神預定主耶穌必須釘十字架。然而,祂可以透過很多途徑以達至釘十字架的目標,並非必須透過猶大賣祂。
- 大祭司和宗教領袖要捉拿耶穌,根本不需要猶大的通風報訊,也不需要以「親嘴的暗號」(路22:48) 來讓他們知道誰是耶穌。主耶穌經常出入會堂,又到處教訓人,醫病趕鬼,基本上很多人都能夠認出耶穌,絕對不需以親嘴的暗號來把耶穌識別出來。
- 再者,耶穌被捉拿的時候,是主動出來自認是耶穌的。因此,說明無需猶大出賣主,主都可以上十字架。我們可以參考以下的經文:「耶穌說了這話,就同門徒出去,過了汲淪溪。在那裏有一個園子,他和門徒進去了。賣耶穌的猶大也知道那地方,因為耶穌和門徒屢次上那裏去聚集。猶大領了一隊兵,和祭司長並法利賽人的差役,拿着燈籠、火把、兵器,就來到園裏。耶穌知道將要臨到自己的一切事,就出來對他們說:『你們找誰?』他們回答說:『找拿撒勒人耶穌。』耶穌說:『我就是!』賣他的猶大也同他們站在那裏。耶穌一說『我就是』,他們就退後倒在地上。他又問他們說:『你們找誰?』他們說:「找拿撒勒人耶穌。』耶穌說:『我已經告訴你們,我就是。你們若找我,就讓這些人去吧。』」(約18:1-8)
主耶穌給了猶大多次回轉的機會
- 「……叫人活着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只是你們中間有不信的人。」耶穌從起頭就知道誰不信他,誰要賣他。(約6:63-64)
- 耶穌說:「我不是揀選了你們十二個門徒嗎?但你們中間有一個是魔鬼。」耶穌這話是指着加略人西門的兒子猶大說的;他本是十二個門徒裏的一個,後來要賣耶穌的。(約6:70-71) 由於本節的「魔鬼」一詞沒有冠詞,所以並不是指撒但。意思應該是形容猶大的心思已經被魔鬼所霸佔。
- 逾越節以前,耶穌知道自己離世歸父的時候到了。他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吃晚飯的時候,魔鬼已將賣耶穌的意思放在西門的兒子加略人猶大心裏……就離席站起來,脫了衣服,拿一條手巾束腰,隨後把水倒在盆裏,就洗門徒的腳,並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擦乾……耶穌說:「凡洗過澡的人,只要把腳一洗,全身就乾淨了。你們是乾淨的,然而不都是乾淨的。」耶穌原知道要賣他的是誰,所以說:「你們不都是乾淨的。」……「同我吃飯的人用腳踢我。」(約13:1-18)
- 耶穌說了這話,心裏憂愁,就明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賣我了。」門徒彼此對看,猜不透所說的是誰。有一個門徒,是耶穌所愛的,側身挨近耶穌的懷裏。西門‧彼得點頭對他說:「你告訴我們,主是指着誰說的。」那門徒便就勢靠着耶穌的胸膛,問他說:「主啊,是誰呢?」耶穌回答說:「我蘸一點餅給誰,就是誰。」(約13:21-26) 人子必要去世,正如經上指着他所寫的;但賣人子的人有禍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賣耶穌的猶大問他說:「拉比,是我嗎?」耶穌說:「你說的是。」(太26:24-25) 耶穌就蘸了一點餅,遞給加略人西門的兒子猶大。主人蘸餅給人表示主對人的愛意,主蘸餅給猶大,目的是讓他再一次感受主的愛。可惜,猶大至終沒有領情。
猶大出賣主的動機和手段
- 猶大為甚麼賣主呢,研究聖經的人有很多不同的說法。貪財就是最普遍的說法。其次是因為他原本希望耶穌在政治上幫助以色列人,擺脫羅馬政府的統治。可惜耶穌沒有從這方向拯救以色列人,所以猶大對耶穌極之失望等等。但無論是基於哪原因,都是猶大自己選擇主動出賣耶穌的。
- 猶大貪財。使徒約翰描述得最清楚:「逾越節前六日,耶穌來到伯大尼,就是他叫拉撒路從死裏復活之處。有人在那裏給耶穌預備筵席;馬大伺候,拉撒路也在那同耶穌坐席的人中。馬利亞就拿着一斤極貴的真哪噠香膏,抹耶穌的腳,又用自己頭髮去擦,屋裏就滿了膏的香氣。有一個門徒,就是那將要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說:『這香膏為甚麼不賣三十兩銀子賙濟窮人呢?』他說這話,並不是掛念窮人,乃因他是個賊,又帶着錢囊,常取其中所存的。耶穌說:『由她吧!她是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只是你們不常有我。』」(約12:1-8)
- 當下,十二門徒裏有一個稱為加略人猶大的,去見祭司長,說:「我把他交給你們,你們願意給我多少錢?」他們就給了他三十塊錢。從那時候,他就找機會要把耶穌交給他們。(太26:14-16)
- 「說話之間,那十二個門徒裏的猶大來了,並有許多人帶着刀棒,從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那裏與他同來。那賣耶穌的給了他們一個暗號,說:『我與誰親嘴,誰就是他。你們可以拿住他。』猶大隨即到耶穌跟前,說:『請拉比安』,就與他親嘴。」(太26:47-49) 猶大不但貪財,也對主無情,無視主揀選了他,無視主一直以來對他的訓誨。他深謀遠慮計劃賣主,更對主假情假意地問安,徹底被撒但利用。
猶大沒有悔改,最終滅亡
- 十二個門徒都有不足之處,例如大家常常互相爭論誰為大;雅各和約翰似雷子(半尼其),脾氣剛烈,動輒起殺機,曾建議耶穌讓火從天上降下,燒滅不接待他們的撒瑪利亞村莊;彼得三次不認主;多馬多疑等等。然而除了猶大之外,其餘的都願意被主改變,最終為主所用。
- 猶大卻將面臨神的懲罰:主說:「賣人子的人有禍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太26:24)
- 猶大從來沒有得救:主耶穌離世前為門徒禱告中稱猶大為滅亡之子:「我與他們同在的時候,因你所賜給我的名保守了他們,我也護衛了他們;其中除了那滅亡之子,沒有一個滅亡的,好叫經上的話得應驗。」(約17:12)
- 猶大從來沒有信主:「耶穌從起頭就知道誰不信他,誰要賣他。」(約6:64)
-
猶大從來沒有以耶穌為主:
- 其他使徒既稱耶穌為「拉比」,也稱耶穌為「主」。然而,只有猶大,他只稱耶穌為「拉比」,從不稱呼耶穌為「主」。「到了晚上,耶穌和十二個門徒坐席。正吃的時候,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賣我了。』他們就甚憂愁,一個一個地問他說:『主,是我嗎?』耶穌回答說:『同我蘸手在盤子裏的,就是他要賣我。人子必要去世,正如經上指着他所寫的;但賣人子的人有禍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賣耶穌的猶大問他說:『拉比,是我嗎?』耶穌說:『你說的是。』(太26:20-25)
- 當主耶穌被定罪後,即使猶大對賣主的事後悔了,然而,猶大心中仍認為耶穌只是一位「無辜之人」,並沒有認識耶穌是神的兒子和救主。「這時候,賣耶穌的猶大看見耶穌已經定了罪,就後悔,把那三十塊錢拿回來給祭司長和長老,說:『我賣了無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太27:3-4)
- 猶大從來沒有求耶穌赦免他的罪:當他為賣耶穌感後悔時,沒有求耶穌赦免,反而去找祭司長,還去吊死。「猶大就把那銀錢丟在殿裏,出去吊死了。」(太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