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腓利門書8-11,16-19
我們曉得,保羅在羅馬獄中寫這腓利門書,乃是為著一個叫阿尼西母的逃奴,向他的主人腓利門求情,請求收納。這阿尼西母因著偷了他主人的東西而逃,但感謝神,在祂主宰的手裏,他遇見了保羅,更為主所拯救了。他的生命有了改變,然而他仍必須對付他所虧欠主人的。保羅因此為他寫這信,信中更對腓利門承諾,阿尼西母對他所虧欠的,都歸在他的賬上。
一、一個在愛裏的請求
保羅不僅應允承擔阿尼西母對腓利門的虧欠,信中他也填平這主僕二人之間的嫌隙。他一面為阿尼西求情,請求腓利門收納;而另一面,他也給腓利門在屬靈上再加幫助,建立他的靈命,以使在行事為人上更顯出與蒙召之恩相稱的生活。保羅說:「我雖然靠著基督能放膽吩咐你合宜的事,然而像我這有年紀的保羅,現在又是為基督耶穌被囚的,寧可憑著愛心求你」。換言之,雖然保羅可憑著他使徒的身分,和他作為長輩,而吩咐腓利門行在基督裏的人該行的事,但他卻放下他的資格,而寧以愛心向他請求。在這裏保羅所用的「愛」字,原文乃是(aga'pe),指神聖的愛,屬神的愛。約翰一書4章8節就直接用在神身上說:「神就是愛」,約翰福音3章16節就說到神對我們的愛。
當主耶穌從死裏復活後,在提比哩亞海邊,天將亮的時候,祂又向門徒顯現,在那個早晨,祂不只給他們行了一個神蹟,使他們打得滿網153條大魚,並給他們在岸上預備了早餐。在吃過早飯之後,主對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第二次又說:「你愛我麼?」主所用的那「愛」字就是(aga'pe)。而彼得的回答說:「主阿!是的,你知道我愛你」,他所用的「愛」字,乃是(phile'o)「友愛;友情的愛」。主第三次問彼得說:「你愛我麼?」經上說,彼得因為耶穌第三次對他說、你愛我麼?就憂愁。為甚麼?正如他對主所說:主阿!你是無所不知的,你知道我愛你。因為主第三次問他,所用的「愛」字,就換了彼得所用的字(phile'o)「友愛」。雖然彼得只能以(phile'o)友愛的愛來愛主,但主知道他的心,主接納他對祂的愛,並交予牧養群羊之責。
保羅對腓利門說:我憑著愛心(aga'pe)求你。有的譯本翻作:我因愛的催促,向你請求。換句話說,保羅給腓利門看見,他這樣的請求是由於神的愛;是在神的愛裏的請求。如果腓利門對這愛有認識,他就知道為甚麼應當接納保羅的請求,因為這不是由於他們之間的友情,而是一個神的愛的呼聲。在保羅,這是神的愛的催促而產生的行動,在腓利門,乃是對愛的請求的回應。不錯,按當時一個奴隸行了偷竊的事,是主人難以容忍的,就是不處與極刑,也難以原諒。但現在在一個神聖的愛裏,發出寬恕收納,以消除中間的嫌隙。人若真認識這愛,神的愛的偉大,就才會赦免弟兄的虧欠。
二、愛乃是常以為虧欠
那一天主因著彼得的問題說了一個故事。彼得問主說:「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麼?」主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七」這數字在聖經中乃指完全。主的意思就是完完全全的饒恕。接著主就說:「天國好像一個王,要和他僕人算賬。剛算的時候,就有一個欠了他一千萬銀子,因無力償還而來懇求寬容的,而這王就動了慈心,免了他的債。然而這人從他主人家出來,遇見他的一個同伴,欠他十兩銀子,他就揪著他,掐住他的喉嚨,要他清還所欠的。他的同伴俯伏求他寬容,他卻不肯,反控告他使那人下在監裏。他的眾同伴看見他所作的,就去告訴他主人。於是主人就叫了他來,對他說:你這惡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你不應當憐恤你的同伴,像我憐恤你麼?就大怒,把他交給掌刑的。
一個人若沒有真認識神的愛,沒有看見自己也是虧欠別人的,就不會赦免弟兄。所以我們就曉得為甚麼保羅對腓利門說:「我並不用對你說,連你自己也是虧欠於我。」保羅不是說,連你也是有所虧欠的。若是這樣,我們會想到對神的虧欠。但保羅說:「…虧欠於我」。保羅的話是甚麼意思?我們相信聖靈藉保羅的話是給腓利門看見,真認識神的愛者,必也看見自己不只虧欠神,也是對別人有虧欠的。這不一定對別人作過甚麼虧欠的事,而是心裏的感覺。聖靈不是也藉保羅告訴我們說:「凡事都不可虧欠人,惟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羅13:8)嗎?「常以為虧欠」,常常覺得虧欠。我們今天有否對同作肢體的,常以為虧欠?自然,我們若實在有虧欠弟兄的,理當對付。但我們在神面前,有否常常覺得虧欠,對弟兄的虧欠?我們不是用保羅的話去對你的弟兄說:我並不用對你說,連你自己也虧欠我。我們所當作的乃是常在主的光中思想,在我們的生活、服事上,我們是否忠心,是否感到虧欠了我們的肢體,我們的弟兄?如此,才使我們能叫我們能實際活出與蒙召之恩相稱的生活。
三、因愛顯出愛的回應
在這愛的基礎上,保羅才對腓利門說:「他從前與你沒有益處,但如今與你我都有益處」。這話我們曾略提。沒有益處有譯本翻作沒有價值、報廢了。這奴隸阿尼西母所行的,對於腓利門,確是已沒有價值了,在他的資產上也報廢了。昔日,在奴隸制度下,奴隸不過是主人家中的活動產而已,若認為沒有用,主人就可把他棄掉了。但現在因著神的愛,因著基督的救贖,這阿尼西母卻成了不一樣的人,成為一個與保羅,與腓利門,都有價值的人。因為保羅說:他不再是奴僕,乃是高過奴僕,是親愛的弟兄……這阿尼西母現在不只是一個在基督裏的人,也是一個在基督身體裏的肢體。
這是怎麼作成的?乃是愛,神的愛而作成的。神的愛臨到他,也因著在這愛裏,他成了保羅的兒子,成為心上的人,也在這愛的催促中為他求情、求收納。腓利門被要求的,也就是在愛裏接納這曾虧欠他,如今已為基督身體上同為肢體的弟兄。是的,除非真認識這神的愛,否則沒有一個在亞當裏的人,即便是已蒙了主恩典的,會這樣饒恕虧欠他的人。只因為神的大愛,才叫我們能顯出愛的回應,並常以為虧欠,而在生活、事奉中活出與蒙召的恩相稱的生活。願主恩待我們,聖靈將主的話更深作工在我們裏面。
問題:
一、 試想想,在生活和事奉上,有那方面是你感覺有所虧欠的呢?
二、 面對感覺到有所虧欠之處,在主的面前你會如何對付、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