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
講員: 李德文
-
分類: 主日信息2020
-
對某些人來說,敬拜可能只是一種習慣,但縱使是習慣,也是一種良好的習慣。但如果單是習慣便的確有點問題,確實是缺少了某些東西。某些人參加敬拜可能是因為人生有困擾,想尋找答案。也有些人參加敬拜並不是按自己的意願,而是被其他人勉強來參加聚會。
敬拜包含敬畏和事奉
-
舊約有兩個詞都與敬拜有關:
-
Shāḥâ:拜、叩拜、敬拜、下拜、叩拜、跪拜、俯伏等。重點為對神敬畏。
-
ābad:工作、事奉
-
因此真實的敬拜應該包含操練敬畏,也接受神的呼召去事奉。
-
「以斯拉稱頌耶和華至大的神;眾民都舉手應聲說:「阿們!阿們!」就低頭,面伏於地,敬拜耶和華。」(尼8:6)以色列民同心敬拜神,之後便帶着能力去服事 (Enter to worship, depart to serve) 。
-
敬拜是永恆中的事奉:「以後再沒有咒詛;在城裏有神和羔羊的寶座;他的僕人都要事奉他」(啟22:3)。所有神的僕人都不斷以敬拜來事奉神。所以我們今天學習敬拜,因為敬拜不但是今生的屬靈操練,也是永恆的屬靈事奉。
敬畏神
-
神是可畏的,雅各對拉班說:「但願亞伯拉罕的神和拿鶴的神,就是他們父親的神,在你我中間判斷。雅各就指着他父親以撒所敬畏的神起誓。」(創31:53)最後一句的原文是「雅各就指着他父親以撒的可畏者起誓」。「敬畏」在聖經出現接近二百次,都幾乎與神連在一起。
-
「當存畏懼事奉耶和華,又當存戰兢而快樂。」(詩2:11);「至於我,我必憑你豐盛的慈愛進入你的居所;我必存敬畏你的心向你的聖殿下拜。」(詩5:7)「耶和華的眼目看顧敬畏他的人……」(詩33:18)
-
敬畏神,也必敬畏神的僕人。「以色列人看見耶和華向埃及人所行的大事,就敬畏耶和華,又信服他和他的僕人摩西。」(出14:31)約書亞率領百姓進迦南時約旦河水氾濫,神使他分開約旦河水。「當那日,耶和華使約書亞在以色列眾人眼前尊大。在他平生的日子,百姓敬畏他,像從前敬畏摩西一樣」(書4:14)。「你們作僕人的,要凡事聽從你們肉身的主人,不要只在眼前事奉,像是討人喜歡的,總要存心誠實敬畏主。」(西3:22)「務要尊敬眾人,親愛教中的弟兄,敬畏神,尊敬君王。」(彼前2:17)
-
摩西在約旦河東岸給以色列的遺囑是這樣的:「以色列阿,現在耶和華你神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敬畏耶和華你的神,遵行他的道,愛他,盡心盡性事奉他。」(申10:12)
-
敬畏神的態度是怎樣的呢?除了像約伯遠離惡事外,就是在凡事上都怕得罪神、怕不滿足神的旨意。「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箴9:10)
敬畏產生事奉--以賽亞的敬拜 (賽6:1-8)
-
若不是神向我們顯現,我們是無法親近和認識他。以賽亞雖有王室背景又敬畏神,但卻從未與神相遇。就算摩西曾在山上遇見神,也不敢看神的榮光。我們要知道憑己意尋找神是失敗的,惟有神親自向人啟示他自己。感謝神,神願意向人啟示他自己,約伯說: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今天,我們可以自由地在敬拜中遇見神。敬拜的前提,就是我們甚願神向我們開啟,真正的敬拜是把注意力集中在神。這也許是我們經常犯錯的地方,因我們很容易把敬拜集中在我們身上,卻沒有擔心神是否在享受敬拜。「我見主坐在高高的寶座上。祂的衣裳垂下,遮滿聖殿。」真正的敬拜,總是始於並集中在神身上。
-
「當烏西雅王崩的那年,我見主坐在高高的寶座上」:烏西雅是個好王,給以色列帶來復興。所以當鳥西雅崩王時,以賽亞心裏難過。因此,真正的敬拜並非要脫離我們所面對的現實。有些人來敬拜,是想以宗教痳痺自己,或者作精神記托。以賽亞卻不是,他帶着所面對的現實,心靈的無奈與傷痛,照常的專心敬拜神。神向他顯現,他的心境和眼目立刻得到轉移,從地上的王轉到天上的王,從地上的事轉到天上的事,這就是真正的敬拜。敬拜的第一個行動,就是轉移目光,從世界的寶座轉向神的寶座。「他的衣裳垂下,遮滿聖殿。」這衣裳代表着神同在的範圍,這衣裳所能覆蓋的境界是無窮無盡的。在敬拜中,我們必須對神有這樣的認識。
-
撒拉弗的敬拜:靠近寶座,對神熱愛,全情投入。兩個翅膀遮臉代表服權柄,表示不敢在神面前出頭;兩個翅膀遮腳代表謙卑,即使工作有果效也不留下腳印;兩個翅膀飛翔則代表熱心於為神歌唱,為神服事。這又是敬拜的屬靈原則。彼此呼喊說:「聖哉!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祂的榮光充滿全地!」我們也當如此敬拜。「聖」:聖潔,希伯來文的意思是「分別」。神是從被造的偶像分別出來的。他當得我們所有的敬拜,當得得我們單單的歸給他。「哉」:致極無盡,超越一切。「因呼喊者的聲音,門檻的根基震動,殿充滿了煙雲。」門檻的根基非常堅固,當神的權能充滿聖殿時,連門檻的根基也震動。在真實的敬拜裏,我們要看見神是大有權能的。以賽亞面對完全聖潔又有權能的神時,不禁自慚形穢,深感自己不潔。 他的天地仿佛於霎時間給神的榮光消化,進到神同在的奧秘裏。我們是否也盼望能在這隱密處與神相交,讓神的同在充滿我們呢?
-
人經歷了神同在的奧秘有怎樣的反應呢?以賽亞頓時看清楚自己的本相,謙卑地承認 「我是嘴唇不潔的人」。不但如此,也被神啟示,知道自己「又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這乃是真實敬拜應帶來的果效,就是「知罪」。以賽亞本是敬畏神的人,但無論如何,在神的光照下,人人都應該知道「照我本相,無善足稱」,也需知道全世界都卧在那惡者手下。以賽亞呼喊說 : 我滅亡了! 感謝神,他驚覺到這一點。這是真正遇見神的人該有的反應。在我們的敬拜中,我們都知道我們同樣是嘴唇不潔的人,同樣是又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但很多時候,我們卻沒有以賽亞的醒覺,也沒有「我滅亡了!」的感覺。施洗約翰說:「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叫你們悔改……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太3:11) 「有一撒拉弗飛到我跟前,手裏拿着紅炭,是用大剪從壇上取下來的, 將炭沾我的口。說 : 看哪,這炭沾了你的嘴,你的罪孽便除掉,你的罪惡就赦免了。」我們喜歡以賽亞的異象,但卻不喜愛那從壇上取下來的紅炭。我們敬拜神的時候,是否願意受火施洗,是否願意接受紅炭,離開罪惡歸向神呢?
-
很多人希望能在敬拜的時候聽見神向自己說的話,卻是聽不到,因此,往往聚會後都沒有什麼得着。那麼,我們要怎樣才能聽見神的聲音呢?以賽亞給了我們很好的榜樣。其實當人的罪得到赦免,自然便可以聽見神的聲音。有人說神的聲音一直都沒有改變,就是:「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為甚麼以賽亞能聽見呢,因為他願意說:「我在這裏,請差遣我!」所以真實的敬拜,必須有一個順服接受神差遣的心,否則,只是唱了很好的詩歌,聽了很好的道,興奮一場,卻沒有在生命中產生任何改變,沒有帶進真實的事奉。神喜悅我們事奉他,惟有真實的敬拜才帶進事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