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路廿四13-36、可十六12
正當主復活那日
「正當那日」或就在那一天,原文有個加強語氣的字沒有翻譯出來,此字有時譯作「看啊」,意思是要我們留意。有些日子對個人來說是特別值得記念、很重要或有特別意義的,如生日、結婚週年、信主和受浸日期。這裡「正當那日」是指當主復活那天,主復活是個非常重要的日子!「耶穌復活」說明了祂勝過死亡(徒二24;林前十五54-57),也確定祂是神的兒子(羅一4)。祂的復活,保證信徒現在罪可以得着赦免、被稱為義(羅四25;林前廿五17;來七24-25),信徒因信與主聯合,與主同死同復活,使信徒有新生的樣式,過得勝的生活。每位信徒可懷着盼望:當基督再臨時,睡了的信徒必先復活,活着還存留的會被提到空中與主相遇,和主永遠同在(帖前四13-18;約十一35-26;弗一18-二10)。所以那日當主復活時,所帶來的意義是非常重大,保羅說:「若基督沒有復活,我們所傳的便是枉然,你們所信的也是枉然。」(林前十五14)
門徒期盼落空、失望離去
就在這麼重要、關鍵的日子臨到的那一天,在當時耶路撒冷聚集的門徒群體中有兩位門徒,他們本應是與使徒一起的,卻離開耶路撒冷返回鄉間一以馬忤斯,離耶路撒冷約11公里。從經文中看到他們當時的心情,可能充滿困惑、失望、面帶愁容。他們眼中的主是神的先知,在神和百姓面前說話行事都有大能,但祭司們和官府竟然把祂捉拿、定他死罪和釘十字架。耶穌本是他們所盼望拯救以色列人脱離羅馬政權的統治,但現在主死了,彷彿一切都完結。更令他們驚奇的是聽到消息:有些婦女到主墳墓裡,只見空墳,不見主的身體,並有天使向她們說:主已復活了!在他們同伴中有人跑去墳墓,也是這樣看見。他們兩人驚奇的反應,說出內心對主復活的不信。當他們聽到這些消息後,他們仍決定離開耶路撒冷的信徒群體,往村莊去。
弟兄姊妹,我們會否正對面生活的困難和遭遇?可能我們正面對經濟壓力、工作壓力、病患的折騰痛苦、家庭相處困難、人際關係的破碎,甚至是活在罪的捆綁和痛苦下,使我們在信仰的路上想放棄……
你我會否因期望落空而離開基督的群體?又或是甚麼原因使我們想要離開基督的群體?是否因你的期望落空?
今天最關鍵時刻:主快來!求主幫助我們,不單要恢復我們的實體聚會,彼此的聯繫可以更緊密建立、互相扶持,更求主要恢復我們的靈性、愛主的心,叫我們彼此切實相愛,並叫我們心裡火熱,常常服事主。
在往以馬忤斯的路上,這兩位門徒彼此談論相問(路廿四15),可能在他們中間也有激烈的辯駁,因「相問」也可譯作「辯論」「奉主的名放膽傳道,並與說希臘話的猶太人講論辯駁;他們卻想法子要殺他。」(徒九29)他們之間的談話,雖則可能越談越烈,卻不能使他們心裡火熱,不能驅使他們回到耶城的信徒群體中,相反地他們互相辯論,恐怕叫他們越走越遠,離開主喜悅他們聚集的群體中。
復活主親臨門徒中
感謝神!就在那麼重要的一天,關鍵時刻主介入他們中間,主的臨在使他們的旅程和交談不再一樣,一百八十度的扭轉!兩個門徒一個名叫革流巴,聖經從來沒有在別處提過他的名,可說是名不經傳的門徒,另一位更是沒有記載他的名。他們雖不是甚麼出名的門徒、使徒,不像彼得或抹大拉的馬利亞般,他們或許是最微少、最不顯眼,沒有人認識的門徒。但感謝主!復活的主仍會向他們顯現,顧念他們的境況,就在這旅途中,主主動就近他們。弟兄姊妹,這實在使我們心得安慰,縱然我們只是微少、不顯眼的信徒,主仍一樣顧念我們。祂深知我們的光景,即或我們是在困惑、軟弱、小信、埋怨、甚至放棄後退的境況,祂仍深愛我們,顧念我們。
當我們越走越遠,神願意親自就近我們,與我們同行,扭轉我們的路程,恢復我們。
門徒認不出主
很奇妙的是當主就近他們,「只是他們的眼睛迷糊了,不認識他。」(路廿四16)「但他們的眼睛卻給蒙蔽了,認不出他來。」(路廿四16新譯本)
「而他們的眼力卻被抑制着,以致不認得他。」(路廿四16呂振中)
「但他們的眼睛受到妨礙,認不出他來。」(路廿四16環聖)
原文是持續被動語態,有不讓他們認得之意。是甚麼使他們的眼睛迷糊了、受到妨礙、受到抑制?
更特別是在馬可福音說主當時是變了形像。「這事以後,門徒中間有兩個人往鄉下去。走路的時候,耶穌變了形像,向他們顯現。」(可十六12)
那麼這兩位門徒認不出主來,究竟是因他們的眼睛迷糊了,還是因主變了形像?我想兩樣都是。
兩位門徒的眼睛迷糊了,或許因為他們的失望困惑、信心軟弱,使他們看不見復活的主,心眼看不見神的同在,以至活在愁苦、困惑和懼怕中。想起舊約列王紀下六章記載當亞蘭王派大軍到多坍城,圍困以利沙和他僕人,僕人甚是害怕,神人說:「不要懼怕!與我們同在的比與他們同在的更多。」(王下六16)以利沙禱告神開僕人的眼,他就看見滿山都是火車火馬,圍繞以利沙。
弟兄姊妹,當我們落在懼怕、失望、沒有信心的光景,我們也可能看不見主的同在!
「眼睛就是身上的燈。你的眼睛若瞭亮,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你裡頭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太六22-23)
另一方面是因主變了形像,他們肉身的眼睛認不出主來,因此這兩位門徒往後靈性的恢復,全是因神的話語,並主開啟解釋神的話,不是因他們肉眼看見復活的主,乃是因信神的話,心眼被打開,這樣比起因看見而信,更是有福!
今天甚麼迷糊我們的眼,使我們看不見主?
我們對神的話是否有信心?神向我們有甚麼「應許」?為何期望落空?
門徒的恢復:藉神的話、主的愛
當全知的主問門徒:「你們在路上彼此談論的是甚麼事呢?」諷刺的是二人中的一位名叫革流巴的回答說:「你在耶路撒冷作客,還不知道這幾天在那裡所出的事嗎?」(路廿四18)環聖譯本:「……寄居耶路撒冷的人當中,莫非只有你不知道這幾天在那裡發生的事?」「……你是在耶路撒冷的旅客中,惟一還不知道這幾天在那裡發生了甚麼事的人嗎?」(和修)革流巴語帶諷刺的回覆,但全知主仍是回答柔和的問:「甚麼事呢?」這就是我們的主!祂雖常受信徒無禮不敬的回覆,祂總是温柔的回應!
門徒就回應說出他們怎樣期盼落空,並驚奇婦女傳說主已復活。接着主耶穌慈愛地責備他們:「無知的人哪,先知所說的一切話,你們的心信得太遲鈍了。基督這樣受害,又進入他的榮耀,豈不是應當的嗎?」無知的人是因他們的心,對先知的話信得太遲緩,或可譯作遲遲不肯相信。反思我們會否也是無知的人,對神的話是否遲遲不信?主接着向他們就着經上凡指着祂的話,都向他們解釋明白,在這短暫的相聚中,主所做的必是最重要的事,所以認識和相信神的話語是至為重要。復活這麼重要的事,也是按經上的話成就!當我們讀或聽神的話時,真盼望能遇見說話的神,不單是字句,更是叫人活的生命,使人從主的話得着安慰、力量、提醒、鼓勵、勸戒、責備、光照、智慧等。當主向我們說話時,真是叫軟弱的人都能活過來。
當門徒接近他們所去的村子,他們強留耶穌與他們住下。當他們坐下吃晚飯的時候,作客的主取了主人的位置,因為一般是主人拿起餅來祝謝的,一個簡單的晚餐彷彿變成擘餅聚會,當主擘開餅,遞給他們,他們才認出祂來。他們會否看見祂手上的釘痕?兩顆失落的心靈,再次因着主的愛和話語被恢復過來,他們的眼睛明亮了。
門徒的改變:心裡火熱、速回耶城、見證復活主
「他們的眼睛明亮了,這才認出他來。忽然耶穌不見了。他們彼此說:『在路上,他和我們說話,給我們講解聖經的時候,我們的心豈不是火熱的嗎?』他們就立時起身,回耶路撒冷去,正遇見十一個使徒和他們的同人聚集在一處。」(路廿四31-33)「明亮」(路廿四31)與「講解」(路廿四32)是同一個字。並且與「於是耶穌『開』他們的心竅,使他們能明白聖經」(路廿四45)中的「開」也是同一個字。所以當人的眼睛被打開,便看見神;當神的話向着人打開,人的心就火熱。當我們的心被挑旺火熱,接着便立時行動。主是先改變我們的心,才有生活的改變。兩位門徒立時起身回耶路撒冷到使徒那裡去。雖是晚上,縱然路途遙遠,預計有很多不便,甚至危險,但感謝主!火熱的心催逼他們上路。所以當主感動我們的心,便學習立時回應,靠祂越過各方面的難阻不便!
當他們回到耶路撒冷使徒、信徒的群體中,就彼此分享復活的主,互相激勵,主就臨在他們中間。「正說這話的時候,耶穌親自站在他們當中,說:『願你們平安!』」(路廿四36)
誰是革流巴的同伴?
我想可以是你,是我!即或我們微小、不顯眼的信徒,寂寂無名,並且可能在軟弱後退中。感謝主!祂愛我們,願意就近我們,向我們說話,火熱我們的心,讓祂捨命的愛激勵我們,踏上見證祂的路上,在這關鍵的時刻,一同作祂復活的見證!
結語
正當那日主復活那天,兩位門徒離開耶路撒冷往以馬忤斯去,他們帶着失望困惑的心情,對神話語遲遲不信,以致他們眼睛迷糊,認不出主來。感謝主!祂深知兩人的光境和內心,主主動臨到他們當中,主變了形像,提醒他們要對神話語的信靠,並親自向他們講解打開祂的話,藉此恢復他們,使他們心裡火熱。在他們晚飯時,門徒的眼睛被打開,叫他們的心再次被主的愛激勵,立刻起行回到耶路撒冷的使徒們中,分享主已復活,彼此勉勵。
今天正是關鍵時刻,主快回來,我們需更多活在信徒的群體中,也許我們正傷心、困惑和在失望中,願主親自就近我們,縱然我們只是一位微小、不顯眼的信徒,好像是革流巴的同伴,雖是寂寂無名的信徒,主仍顧念我們。願主藉着祂的話恢復我們,藉着祂的愛打開我們迷糊的眼睛,叫我們在這關鍵的時刻,一同作祂復活的見證!
因祂活着,我能面對明天,因祂活着,不再懼怕,我深知道,祂掌管明天,生命充滿了希望,只因祂活着。
因祂活着
- 詳細內容
- 講員: 陳文光
- 分類: 主日信息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