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姊妹,我上一次講的題目是提摩太後書,我想跟大家一同温習。第一次的題目「因為知道我所信的是誰」是講提摩太後書一章,講這卷書信的背景、人物關係等等;第二次是講提摩太後書二章1至13節,題目是「基督耶穌的精兵」,當其時仍然是在疫情中,停止了實體聚會,故此要在網上跟大家分享。而上一次已經是2021年5月16日,題目是「作基督無愧的工人」,是講提摩太後書二章14至26節。

  為甚麼要同大家温習一下呢?因為聖經每一章都有前文同後理,今日要講的是提摩太後書三章,題目是:「末世的人性及如何面對屬靈的危機?」其實跟第二章末段是有些關聯。如果大家還記得第二章末段講到保羅叫提摩太提醒信徒要棄絕那些愚拙無知的辯論,因為那些辯論只會引起爭論,而當時有些人受魔鬼撒但的蒙蔽就偏離了真道,裏面提到其中有許米乃和腓理徒,他們偏離了真道,宣揚復活的事已經過去,就敗壞了很多人的信心。保羅知道了這事,便提醒提摩太勸勉信徒作主的僕人不可以爭辯,只要用温柔去對待眾人,善於教導,恆心忍耐,用温柔勸戒反對的人,或許神會給他們有悔改的心,就能夠明白真道,可以醒悟過來脫離那些網羅。

  弟兄姊妹,這個是很積極的想法,但是保羅亦將那實況提醒提摩太,所以第三章一開始保羅便説:「你該知道,末世必有危險的日子來到。」我們讀的中文和合本聖經,並沒有翻譯到「但」字出來,原文是有這個意思的,「但你要曉得:在這末後的日子,必有險惡的時期來到。」(提後3:1 ~朱寶惠註釋本) 保羅提醒提摩太,我們可以積極地求問主,但情況卻未必如你所願。

  在這個末世的時代,人性就變得越來越差,所以保羅就説這段日子是非常之危險,充斥着反叛神的事,並且越來越加劇。所講的危險,不單是肉體生命的危險,而是靈魂的危險、屬靈的危險!請問大家又有沒有為意到呢?

  剛才講到末世的人性會變得越來越差,那麼是怎樣的差呢?其實不單是講到非信徒,就連教會裏面亦漸漸敗落。如果大家還記得,我在上一次提及第二章,教會就好像是大戶人家,大戶人家有甚麼特點呢?裏面有貴重的器皿,家主會珍重並且會好好地使用它們;但是亦有卑賤的器皿,那麼主人就不能使用它們,並且會將之丟棄。在末世的時代有些信徒被私欲所掌控,使教會敗壞的光景顯露出來,在初期教會也有很多異教、異端、假師傅、假教師和似是而非的道理摻雜進入了教會,持續到現在!

  那麼弟兄姊妹就會想我們要如何去防備這些假教師、異端教師呢?首先我們要知道在末世的時候他們有甚麼特徵?

  保羅就在書信裏面提醒提摩太,也就是提醒了我們,在末世的時候人性有敗壞的轉變,而肉身和靈性的危險隨之也來到。

 

末世的人性

  講到末世的人性,歸納起來是有三個「愛」和兩個「不愛」,我們一同來看看這些特徵:

  三個「愛」就是:1.專愛自己、2.貪愛錢財、3.喜愛宴樂

1. 專愛自己

  就是活在自我中心,心裏所惦念的都是自己,一面高抬自己,一面貶低別人,甚至連與自己有親密關係的家人,也拒絕接受他們的約束。我們是否像這些人?又或者我們有沒有遇過這些人?在聖經裏面有描述過極度自我中心的例子,在舊約以賽亞書第14章13至15節裏面是怎樣描述魔鬼的墮落呢?「你心裏曾說: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舉我的寶座在神眾星以上;我要坐在聚會的山上,在北方的極處。我要升到高雲之上;我要與至上者同等。然而,你必墜落陰間,到坑中極深之處。」墮落的天使是從心裏講出五次「我要」,這都是自我中心以至驕傲,最後被審判便墜落到陰間!

  弟兄姊妹,猜猜我們會在甚麼時候講得最多「我要」這兩個字?往往會在孩童的階段,在這個時候的確有很多肉身的需要,慢慢就會自我起來,如果長大後仍然是以自我為中心,不顧及他人感受,以至到驕傲,那就十分之不正常,無論年紀有多長,這些人還是未成熟,對嗎?主耶穌在地上教導門徒叫門徒不要體貼人的意思,只體貼神的意思。在馬太福音第16章24節主是這樣説,「於是耶穌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捨己當然是一項很難學的功課,但是如果人人都專顧自己、自高自大、自私自利、摧殘別人,那麼這個世代會變成怎樣?

2. 貪愛錢財

  保羅在提摩太前書6章10節都有提醒提摩太:「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主耶穌在馬太福音6章24節也教導我們:「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瑪門:財利的意思)。」人為了事奉財利,就做出了扭曲本性的事情,例如自誇、狂傲、毁謗別人、違背父母、忘恩負義、心不聖潔、無親情、不解怨、好說讒言、不能自約、性情凶暴、賣主賣友、任意妄為等。人為了利益真是可以不擇手段,墮落至人性的敗壞。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個故事,四福音書裏邊同樣都有提及到,主耶穌被魔鬼試探的第三次,亦是最大誘惑的一次,馬太福音4章8-10節:「魔鬼又帶他(耶穌)上了一座最高的山,將世上的萬國與萬國的榮華都指給他看,對他說:『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這一切都賜給你。』耶穌說:『撒但,退去吧!因為經上記着說:當拜主-你的神,單要事奉他。』」我們要緊記不要被財利所誘惑,要像主耶穌一樣單單事奉神。

3. 喜愛宴樂

  原文的意思是愛享樂來取悅自己,就是喜愛肉體的享受,渴求魂裏的舒適,完全活在自我感覺的生活裏,不以神為滿足的喜樂。享樂是不會帶給人有持久的滿足,只是一時的興奮和刺激,過後就會有空虛的感覺,然後又繼續以享樂來填補,這樣便循環不息活在宴樂當中,便忘記了神!

  現在是一個網絡的時代,有很多社交的應用程式,五花八門,但裏面的內容都是鼓吹吃喝玩樂,當然人是需要有適當的休息、聯誼、消遣或者娛樂,可以使疲倦和緊張的生活得到鬆弛一下,但是如果過分沉溺在裏面就好容易忘記了神!弟兄姊妹千萬要小心!使徒約翰在約翰一書2章15節提醒我們:「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東西,若有人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裏面了。」(和合本修訂版)

  接着以下有兩個「不愛」: 1.不愛良善、2.不愛神

1. 不愛良善

  喜歡良善都是人類的天性,這個感覺是與生俱來的。神照着自己的形象樣式造人的時候,已經把這個感覺放入我們裏面,因為神本身就是良善。大衞在詩篇25篇8節是這樣描述:「耶和華是良善正直的,所以他必指示罪人走正路。」我們還記得在馬可福音10章17節裏面記載有一位財主稱呼主耶穌為良善的夫子,第18節主回答他:「你為甚麼稱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沒有良善的。」這位財主無意之中稱呼得對,主耶穌就是良善的唯一一位,因為他就是神!在末世的時候,人漸漸不喜歡神賜予給我們良善的屬性,就正因為離開神太遠了!

2. 不愛神

  剛才提到愛宴樂的人就是貪愛世界,使徒約翰在約翰一書2章15節勸戒信徒:「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裏面了。」因為兩者是互相矛盾的,就好像事奉兩個主一樣,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有一些貪愛世界的信徒,雖然裝扮着敬虔的模樣,卻是虛有其表。就是提摩太後書3章5節裏面所講的「有敬虔的外貌,卻背敬虔的實意。」接着保羅教導提摩太,若遇到這些人定必要躲開。有些中文翻譯就是務必要避開他們,有些英文翻譯的意思是不要與他們共事。那些否認屬靈能力的人,他們所作的都是徒然!在當時一世紀的確有很多假信徒,他們偷偷潛入神家裏面,牢籠一些無知的人,引誘人犯罪,使人被各樣的私慾誘惑,那些無知的人儘管常常學習,最終也不能夠明白真道。這處保羅提到有兩位古時候的人,一個叫雅尼,另一個叫佯庇。「雅尼」的意思是山谷;「佯庇」的意思是術士,這二人的名字在舊約聖經並未有提及,不過一般都認為他們是古埃及國的術士,他們是奉法老王之命行邪術來抵擋摩西的,結果是連連的失敗,甚至災禍臨到自身。保羅是用這兩個人的故事引為鑑戒,來提醒提摩太傳異端的人是敵擋真道,不行真理,心地壞透,他們愚昧的行為將會顯露出來,好像這兩位古時候的人一樣。

  弟兄姊妹我講完了三個「愛」兩個「不愛」,大家有甚麼感想?是否剛剛掉轉就好了?

  「愛」轉為「不愛」;「不愛」轉為「愛」,那便很好了!我們生活在這個末後的時代,實在有很多引誘和難處,尤其在這末世時代當中,人性變得越來越脆弱,那麼信徒如何面對個人的屬靈危機呢?

 

如何面對屬靈危機?

  有兩個重點,想同大家分享:

  1. 學習屬靈的榜樣並作信徒的榜樣
  2. 相信和明白聖經

1. 學習屬靈的榜樣並作信徒的榜樣

  提摩太的確做到這一點。保羅在3章10節一開始就對提摩太講「但你」,跟第3章1節中文聖經沒有翻譯出來的「但你」原文是同一個字,保羅是刻意用來作為真教師和假教師的鮮明對比,他讚揚提摩太已經服從了他的教訓,「服從」這個字是用來形容門徒對老師的學習態度。講到學習態度,我想起很多年前有位比我年長十多歲的弟兄,他沒有很多學識,中學還未畢業,但他有一顆單純的信心,他常常對我說每次聽講台的信息,就好像是主耶穌正正向着他說話一樣,令他知罪和責心。現在他在荃灣家是一位很盡心盡責的同工,他這些心思就提醒了我,要有一個受教的心。

  而「教訓」即是真理的教導,提摩太是有了一個好的學習態度來順服真理,以致他在品行、志向、信心、寬容、愛心、忍耐上面的功課都學習得很好。即是提摩太的個人生活模式以及待人接物的態度和表現,都是根據了真理的教導,提摩太作為一位忠心的傳道人、真教師,都是符合了言行一致的見證,並成為了聖徒的榜樣。保羅並提及到在安提阿、以哥念、路司得所遭遇的逼迫、苦難,主都把他拯救了出來。那次是保羅第一次旅行佈道期間所經歷的事情,我們都記得提摩太是出生於路司得,當時他還未信主的,相信保羅在當地發生的事,他一定會有所聽聞,並且印象極其深刻。保羅提醒提摩太,凡立志在基督耶穌裏敬虔度日的,也都要遭受逼迫,作惡的和迷惑人的,必越久越惡;欺哄人的,也被人欺哄。從他自己的經歷裏面來安慰提摩太,神是信實的,必不叫我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忍受的(林前10:13)。並且提醒他要將所學習的所確信的存在心裏面。

  弟兄姊妹,還記得第一章有提到提摩太在幼年時候,受外祖母羅以和母親友妮基的教導,得以相信明白聖經並有得救的智慧,這本聖經是將神在基督裏的救法和人因着信得救的途徑啟示給我們,使我們曉得蒙恩的路,明白得救的方法!石蔭家有兒童主日學、少年班、少團、青團、職青,我們真的要好好珍惜,讓人從年幼的時候、年青的時候,就可以得到在屬靈方面的栽培和造就!

2. 相信和明白聖經

  首先我們要相信這本聖經就是神的話,是神向人說話,裏頭有兩節經文大家都會好熟悉,提摩太後書3章16至17節:「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默示」的意思是神的吹氣(或指呼出),神藉着祂的靈呼到寫聖經的人裏面,再從他們裏面呼出來,因此聖經裏面都是神的意思。

  聖經除了讓人有得救的智慧之外,也讓信徒可以受教導受勸勉,「使人歸正」意思就是回復正常的生活,回到神最初造人的心意。換句話說,我們若不根據這本聖經來生活,那麼就是不正常,對嗎?有傳道人比喻聖經就是機器的應用手冊或說明書。早前我買了一台北歐設計的座枱燈,雖然我已經把它接上電源,又啟動了開關掣,它仍然是不發光,我還以為它是壞了。後來急忙看看說明書,才知道有個位置是輕觸式來調校光暗,最後這台座枱燈便可以發光發亮了。我們屬靈的生命也是一樣要根據設計者的使用方法來使用,才可以發揮到我們正常的功用。

  「教導人學義」就是由淺入深按步就班來學習真理,就好像提摩太自小就開始接受教導,不斷學習不斷路成長,最後明白真道。神留給我們這一本聖經,叫我們可以達至完全,意思是靈裏面的完全和得着美好豐盛的生命,自然就有能力行出各樣美善的事來!

  弟兄姊妹,我們一定要抓緊這兩個重點 :

  1. 學習屬靈的榜樣並作信徒的榜樣
  2. 相信和明白聖經

  信徒才可以面對在末世時候的屬靈危機。

  保羅在腓立比書2章15-16節裏面形容這個世代是彎曲悖謬的世代,我們能否無可指摘,誠實無偽,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作神無瑕疵的兒女。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我們可以嗎?

  我深信我們靠着主耶穌的恩惠和憐憫,又藉着聖經的指引,就好像腓立比的信徒一樣,必定能夠達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