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但以理書二章31-47
背景
尼布甲尼撒是巴比倫帝國的王,他執政第二年時做了一個夢,令他心煩和失眠。他找了全國的術士要他們告訴他夢的內容及為他解夢,因他已忘記了。
術士們兩度請求尼布甲尼撒把夢的內容告訴他們,好讓他們能為王解夢。但王真的忘了,且心煩意亂,王因此十分憤怒,認為術士們只是想拖延,無法解夢,一怒之下便命令要將全國所有術士和哲士殺死,包括從猶大被擄的但以理和他的朋友。
但以理問了王的護衛長亞略,但以理知道原因後便請亞略向王求寬限,稱將可為王解夢。但以理告訴他的同伴哈拿尼雅、米沙利、亞撒利雅,要他們同心向神禱告,求神憐憫,讓他能知道這個奧秘,免得他們和巴比倫的哲士一同滅亡。結果神將奧秘的事在夜間異象向但以理顯明。
神向尼布甲尼撒陳明了地上帝國的興替
但以理書二章將人類歷史以及神的計劃,藉着尼布甲尼撒巨像的夢呈現給世人知道。
但以理接着再作這夢的講解:「金頭」代表巴比倫帝國,掌管國內的人民和走獸,是神交付他的。「銀胸」預表的第二個國度將要興起而取代他,但國勢不如巴比倫,那是瑪代波斯帝國;「銅腹」所預表的第三個帝國就是希臘(馬其頓帝國)「必掌管天下」,第四個能「打碎剋制百物」屬於鐵的國家則是羅馬帝國,它以後一分為二,變成東西羅馬帝國。及至鐵和泥混合的腳和腳趾,則預表着末後的世代,許多聖經學者估計是末後羅馬帝國復興,當中談及鐵和泥不能相合,半弱半強,不同民族混雜居住和通婚。有一些人會聯想現代的大英帝國和美利堅合眾國。
尼布甲尼撒面對但以理藉神將夢解釋得如此透徹清楚,他自己心中明白。所以他在這二章末段表現出驚嘆和謙卑,俯伏在地向但以理下拜,讚美神。因為能將他忘了的夢和盤托出,若非天上獨一真神啟示,是無法做到的。但尼布甲尼撒在第三章便要建立自己的巨像要全民跪拜,不跪拜者的人便掉入火窰活活燒死。這是屬世的人,不認識神的人,沉醉權力者的寫照,即使他心裏知道帝國有興衰,但心中的慾望令他們變得迷失和狂妄。
神更要向他的子民閘明其心意
巨像不是主角,真正的主角是那塊「非人手鑿出來的石頭」(但2:34)。「非人手所鑿」意即不屬於世上,不是人所建立的,神必另立一國,永不敗壞,必存到永遠。
但以理說明神要在外邦人中得着榮耀。雖然耶和華曾藉外邦人來懲罰以色列,因為以色列人屢次不斷重覆犯罪拜偶像,而且愈演愈烈。背棄了神藉摩西與以色列眾民所立的約,所以色列國分裂成南北國,北國先被亞述帝國所滅,但南國不但未有真正回轉,即使間中有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王出現,但與外邦混雜太久,拜偶像的罪太深,完全失去了作為神的選民的見證,甚至成為列國的笑話。最終神藉巴比倫攻陷耶路撒冷,聖殿被毀,聖殿中的聖物被奪,全國的精英、貴族、智慧人被擄到巴比倫,聖城耶路撒冷變成荒場。但「被擄」不是永久的:神應許以色列人最終會歸回,更預言會有新約,神要藉「彌賽亞」會降世拯救以色列人。反之,那些征服以色列的國家卻在歷史的過程中自行瓦解,神要建立一個永遠的國度。
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是「匠人所棄的石頭」,卻已「作了房角的頭塊石頭」(太21:42)。「我的國不屬這世界」(約18:36) ,祂是從大衞而出的真正後代,真真正正神的計劃中要拯救人類的偉大計劃和國度。人類所建立再強大的帝國,都有衰敗滅亡的一日,就像風吹糠粃一樣消失得無影無蹤。
神的國度:由這輥下的石頭所象徵的,在這裏所論到的關於這個將要來臨的國度,有幾件事值得注意。我們已經看到,這國度絕不是人手所造的,乃是神所賜的——神所造、所管治的一個奧秘的國度。它乃是永遠的國度,要存留到「永永遠遠」——與這個世界上的國度相比,今生的榮耀和力量,皆要很快地消沒。
這和新約中主耶穌的教訓相吻合。主耶穌說,將來有一日,神的國將要「大有能力的」來到(可9:1;羅1:4)。神國度的來到,就會標誌着歷史的結局,並且也確然是萬物的結局。這種大收場仍然要等到將來,等候神的旨意顯明出來,就是神要對世上萬國萬民宣佈審判的時候。不過,神的國度也近在眼前;它已經在神的兒子主耶穌降世時顯明出來──見之於他祂的神跡奇事,與祂的服事別人,以及受死與復活。這是神另外的一種新的安排,在這種安排之下,凡相信主耶穌的人,現在就可以嘗到天恩的滋味,並且已經見到神的憐憫與審判之顯明。從但以理的時代到主耶穌的降生,中間雖然要經過很長的時間,但是靠著神的安排,但以理所預言的事,將要成全在主耶穌的身上。
人的慾望與神的計劃
按照但以理的解釋,尼布甲尼撒所做的夢,就是宣判:所有枉然矜誇,高舉自己,並倚靠人的力量的邦國,皆要受神的審判,並且將來要服在神國度的大能之下,在終局的時候,他們的虛榮必然消失無蹤。這個夢顯明地上帝國的脆弱和不堪一擊、並且宣佈神馬上就要替祂的百姓伸冤報仇。雖然世人用盡各樣的計謀,神仍然掌管一切,祂必要成全他祂永世的目的。這是對世界上所有霸主的國家,一個當頭棒喝,及時的提醒。那些國家施行鐵腕統治,似乎認為是對的。但以理書要我們知道,歷史必有一個審判;就是在目前,神也管理人的大小事務。教會在世人眼中,可能認為是軟弱,不重要,一點用處也沒有,和巨大的邦國相比,顯得微不足道。但是憑信心相信,神的國度必然得勝,靠神的良善與安排,神的教會必然增長「充滿天下」。
一瞥從巴比倫,直到希臘其中所有的國家也許並不是毫無意義的。接着舊約的幾位大先知,但以理書的作者比他們甚至更進一步,他按照將要來到的,神的國度觀點來看歷史的演進過程。世上的萬國萬族,不管是處於甚麼時代,或者是屬於甚麼文化,都要受到這將要來到國度的影響。到了末世的時候,他們必然被神的國的能力改變。每一個事件與每一個人,皆不可避免和最終要按照神的國度來審判或者驗證其意義。
「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裏面了。因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都不是從父來的,乃是從世界來的。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惟獨遵行神旨意的,是永遠常存。」(約壹2:15-17)
個人感想
世人的夢想、地上的夢想是屬地和今世的,一定是屬於世俗的。君王領袖要歷久不衰的帝國、財閥巨賈想擁有全跨國商業王國、不同專業領域都想成為界別的翹楚。
個人很喜歡看歷史故事和歷史人物傳記,不少偉人名人英雄帝王也有建造人像以作紀念,有些純粹紀念懷念,但更多是為了「個人崇拜」。「像」也代表權威,世界不乏許多以「立像」紀念人的豐功偉業。而在尼布甲尼撒王的朝代,立像也等同於為自己建立威權,說穿了就是「自比為神」、要人民敬拜自己,所以才下令全國上下都必須跪拜「金像」(參但以理書三章1-7節)。通過「造神運動」,推舉某人,將其所發言語、政見、主張,通通視為「聖旨」,視人的話高於「主的話」,而沒有去反思聖經的教導,蒙昧無知的追捧,這在神眼中也如同「偶像崇拜」。
但另一方面,偶像崇拜不止於對個人,現代人尤其在末世愈來愈遠離神,建立很多屬世的思想和主義,基督徒需要提防,因為看似無害,但以人為本、自由、重視人的價值等原本美善的東西,一旦脫離神的規範和神的話的約束,便會變成另一種偶像。
要愛主勝於一切
耶和華神說:「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出20:3) 任何一樣事物在我們心中的地位若超過神,都是一種「金像」。「人到我這裏來,若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姊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路14:26)